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养殖鱼类的越冬问题是养鱼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保证鱼种和亲鱼的安全越冬是养鱼事业的关键问题,所以要确定正确的养鱼安全越冬方法和措施。鱼类越冬的安全措施,随各地具体条件以及当地历年越冬经验和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越冬措施。现将北方鱼类安全越冬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措施,综合归纳以下几方面:一、鱼类越冬前增强越冬鱼类的体质,提高其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也是细菌、真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提高产量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的养殖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秋季是成鱼促肥长膘旺季,而此时淡水养殖鱼池透明度低往往在20cm左右,有机物含量高,水体生物负载大,水质难以控制,致病性生物易繁殖,是鱼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利用这一关键季节,强化管理,调优水质,改良底质,是最大限度的促进渔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笔者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加强秋季渔塘的产量及质量管理(指鱼的肥满度)是很重要的。秋季又是鱼病的一个高发季节,只有掌握鱼类发病规律,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鱼病防治效果;也为鱼类顺利越冬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2011、2012年连续两年进行利用苇田40亩进行了养殖河蟹试验,获得成功,养殖的雌蟹规格平均达到98g,雄蟹的规格平均达到132g,亩产达到30kg,亩效益750元,比常规苇田养蟹效益高出580元。1.苇田工程修建和消毒为了增加苇田的水深和水体,便于调节水质、抗旱和防病治病,在苇田的四周挖了环沟,沟宽4m,深0.6m,环沟离岸边1m。蟹种放养之前,每亩苇田用生石灰40kg化浆环沟泼洒消毒,一周后进水、然后放蟹种。  相似文献   
6.
<正>一、首先要了解什么因素造成鱼类死亡,如何减少鱼类越冬死亡率,从而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以下几种因素导致鱼类越冬死亡率增高。1.越冬鱼塘环境条件差,严重缺氧造成鱼类死亡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厚积,配套塘头猪鸭场的猪鸭粪落塘,鱼  相似文献   
7.
<正>稻田扣蟹养殖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放苗前的准备工作、中期饲养管理工作和收获三部分内容。一、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暂养池的准备首先要根据稻田总养殖面积选择好暂养池,暂养池最好1亩地一格,大的不要超过3亩。池坝要尽可能加宽、加高,并且一定要修平、夯实;要独立设置进排水系统,进排水管最好对角设置,而且水管的周围一定要夯实,水管口内外要有过滤网袋;其次要有蟹田工程,即在  相似文献   
8.
<正>鱼类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多数情况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必须全面、具体的分析越冬鱼死亡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鱼类的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五、六月份是我国的多雨季节,又是对虾的养殖季节,也是虾最容易发病的季节,常见的有红体病、红腿病、白斑综合症、肌肉白浊病、烂鳃病、肠炎病、肝胰脏发白肿大等病;有时多种疾病同时并发。本文特谈谈雨季防治虾病的主要技术措施,供从业者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夏季是高温、暴雨季节,高温、暴雨两者均可导致虾病发生并可导致全池对虾全军覆灭的可能。夏季高温常伴台风暴雨,当台风暴雨过后,对虾养殖水环境常出现突发性变化,养虾池塘的各种理化因子会发生很大变化,对对虾产生很大刺激,使对虾产生应激反应,体内系统失调,抗病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