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鲁两省产业竞争力模式比较及其竞争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主成分分析、区位商等数学方法,对苏鲁两省产业竞争力模式类型、模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借助SPSS17.0软件,对2011-2020年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一级要素竞争力进行了一元回归预测,分析了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的发展变化状况.研究表明:①全国31个省、市、区产业竞争力模式可分为5个等级、8个类型,苏鲁两省均属于强势产业竞争力模式,其模式为F=B3+B4+B5+B6.②苏鲁产业竞争力的模式类型及其结构具有雷同性.③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均成上升状态,但是其产业结构竞争力和工业竞争力,江苏总体低于山东;农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两省基本达到持平;服务业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江苏依旧高于山东.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中的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出发,探讨了苏鲁两省产业竞争路径,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省区产业竞争力及其模式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相关差异系数和极化指数等系列数理公式,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2000-2010年连续11年为研究时段,定量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演变过程和格局.结果表明:近1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从演变格局来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极化较为显著,西部地区经济差异与极化扩大增强较快,东北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极化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经济差异和极化较小,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就省域而言,大部分省域内部差异和极化的变化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3.
分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异同点与"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及其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迪,为中国在今后经济发展中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选取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多样化指数、产业结构变动值、Moore结构值变化指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通过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方法—Shift-share方法,构建数学模型。选取2000—2009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数学模型计量,利用计量结果,首次对苏、鲁两省1999—2008年产业结构进行了静态、动态、SSM分析比较研究,得出客观结论。依据结论,提出苏、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为苏、鲁两省建立科学双赢的合作模式和良性的竞争模式,促进两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亮  车磊  孙东琪 《经济地理》2019,39(6):97-107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突变级数、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3年中国城镇化、经济增长以及耦合协调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程度逐渐缩小,空间上"东—中—西"递减态势依旧。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集群化"与"梯度化"空间分异特征。②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与集聚效应,两者关联集聚程度有所减弱。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的地理近邻性特征明显,高高集聚区汇聚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鄂豫皖省际交接处等地区则是低低集聚区。③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城市人口规模、投资水平、消费能力、财政水平和产业集聚度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抑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但在"整体主义"与"核心城市"导向的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对"配角城市"关注不足的问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为例,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对唐山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区域、城市之间的冲突与调适。研究提出,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在经济增长压力下更倾向于延续(强化)既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影响。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整体的转型发展,应避免"问题和矛盾"的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北京应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全面转变上发挥主要作用,承担更多区域责任。  相似文献   
7.
从省际产业合作模式及其合作路径的选择出发,对苏鲁两省产业合作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两省产业合作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①全国省际产业合作主要分为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产业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产业合作模式、“行业协会主导型”产业合作模式,苏鲁两省产业合作发展应选择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企业主导相结合的“三主导复合模式”。②根据苏鲁两省产业合作的模式提出了苏鲁两省产业合作的五条路径,即搭建一个产业合作平台、打破两个产业合作壁垒、建立三个产业合作机制、拓宽四个产业合作、实现五个产业合作对接,为苏鲁产业合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东  孙东琪 《经济地理》2020,40(1):41-49
随着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深入推进,收入维度下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但是一方面通过收入贫困线测度的贫困发生率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导致地方政府过度追求脱贫数量,而忽视脱贫质量。从多维的角度对中国的贫困状况进行测度,有助于有效克服以上两个问题。文章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的分析框架,基于CFPS的历年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总体多维贫困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贫困强度的变化却不明显;整体上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适龄儿童辍学率却出现了大幅上升;另外,安全饮用水和炊用燃料对于总体贫困的贡献也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