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8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斑点叉尾鮰的病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叉尾(鱼回)自引入我国后在十多年的推广过程中,广大生产者普遍反映该鱼病害较多,尤其是在50克以下苗种阶段易发病引起大量死亡,而且这些病的特征往往与发生在美国本土的病症不尽相同。 笔者通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叉尾(鱼回)在我国病害较多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养殖水域污染、饲料质量差及种质退化。现将几种常见的叉尾(鱼回)易发病介绍如下: 一、水霉病  相似文献   
3.
4.
<正> 斑点叉尾鮰(下面简称叉尾鮰)的苗种培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孵化出膜到1.5—2.5厘米,称作鱼苗暂养。第二阶段为1.5—2.5厘米下塘养成大规格鱼种,称作鱼种饲养。 一、鱼苗暂养:叉尾鮰的鱼卵较大,刚出膜的鱼苗含卵黄较多,个体也比普通家鱼的鱼苗大得多。水温25℃左右时,出膜的鱼苗约需4—5天开口摄食。这一阶段的鱼苗称为卵黄苗,又因呈红色,故又称“红苗”。正常的卵黄苗喜群居,生产上常见到这时的鱼苗在水底头朝里,尾朝外,形成鱼堆,凡散游在堆  相似文献   
5.
6.
7.
<正> 一、亲鱼的选择 1、亲鱼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优良的遗传质量。要从经过精心选育的优良品质中选择而不能从经过长期近亲交配的群体中选择。实践证明,刚从美国引进的、经过精心选育的密西西比品系的鱼种与经过了多次近亲交配所产的鱼种相比,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 斑点叉尾鮰是理想的池塘养殖品种,在池塘饲养中,既可以混(套)养,也可以主养。其主养产量可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推广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技术,对于调整我国池塘养殖的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倡导健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