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茶叶交易中一些质量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低绩效竞争中的主要根源之一。导致茶叶高农残的生产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残质量信息不易识别和农残责任的可转嫁性;高农残是茶叶市场失灵一种表现,解决的基本方式是政府干预或优化市场竞争结构,目前生产组织结构特点决定了政策监管低效性,因此通过茶业组织制度创新,建立一个将农残外部性成本内部化的市场机制,则能有效地消除茶叶农残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口岸,其民族茶商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茶业组织的特点及其变迁历史。"分包"式结构是中国茶业组织的主要特征,它是对茶叶小生产种植方式路径依赖的结果。近代中国茶业竞争力提升有赖于产业组织从"分包"到整合的转变,但洋行对出口经营的垄断制约着这种变迁。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测算指标Gruble-Lloyd指数、Thom指数和Thom & McDowell指数对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其中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产业内贸易方式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目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4.
苏祝成  黄祖辉 《商业研究》2000,(12):140-142
传统的茶叶产业组织结构一般来说是精制和初制通过外部化而不是整合方式安排,是比较经济的选择。现阶段的市场组织结构呈种植和初制之间交易外部化,精加工企业由后向延伸内部化转向出口交易内部化。这一制度安排体现了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商业组织应是一种能满足即时现货的集市式交易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价格走势,在此基础上利用LA-AIS模型对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日本市场,除斯里兰卡外,中国茶叶的价格竞争力高于其他国家。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策略重点是:不断改善产品质量以符合日本市场的准入要求。  相似文献   
6.
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运行组织模式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经济社会中专业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市场主体十分清晰,且具规模,因此茶业可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进行研究。茶叶曾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目前对我国南方一些山区而言,茶叶生产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上来看,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优势,今后茶产业的竞争力必然落实在产业组织载体上。产业组织制度或产业运行的组织模式影响着产业运行绩效,进而影响其竞争能力。本文将对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组织运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般性结构,并试图针对我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现状,提出组织模式优化的途径,旨在提高我国茶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贸易对国际市场茶叶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是否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不会带来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反之,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则会带来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国际红茶市场尤为明显;但在国际绿茶市场上,中国绿茶国际贸易影响着国际绿茶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8.
先着眼于市场机制:关于出口农产品“农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茶产业横向和纵向组织结构的现状,着重地从组织规模、市场集中度、行业壁垒和产品差异化等四个方面量化地研究了当前茶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我国茶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的CR4很低;另外,尽管不同荼类之间存在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但同茶粪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很小;其次,行业所需的资本和技术要求很低。这些条件决定了我国茶业市场具有非垄断型的竞争性结构特征,也使得价格手段成为市场参与主体的主要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