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帮文化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十大著名商帮。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又出现了许多新商帮,如浙商、粤商等,它们的出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并得到了学界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客观原因,中国商帮中一个富有特色的群体——琼商却被忽略,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为此,本文对中国琼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琼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引起学界重视,丰富中国商帮文化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
建立管护经营承包制 有效保护天然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于1998年起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按照国家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工程区大力推行个体承包,落实了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下面的文章总结了东北内蒙古林区及山西原始次生林区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的不同模式,分析了新型管护机制带来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景区是把红色历史人文景观同绿色自然生态相结合,把红色革命教育同休闲度假观光相结合,把历史文化传承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把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相结合,把精神财富转化成物质财富的有效载体。发展红色旅游可以让我们重温历史、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可以加强和保护历史人文资源,可以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亚市位于我国最南端,是维护我国南海合法权益的桥头堡,是宣示国家主权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沿阵地。三亚发展红色旅游对增强我国国民蓝色海洋国防主权意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正向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国民凝聚力、向心力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对三亚市红色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三亚市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三亚市红色旅游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线募集是"网络植树"公益活动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该项公益活动持续运营的有力保障。基于在线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网络植树"在线募集活动在募款总量、募集平台、参与公众及地区差异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能为在线募集活动的良性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保障"网络植树"公益活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中央提出要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海南建设自贸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建设,资本市场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总体方案对海南资本市场建设提出了政策措施,为海南资本市场建设指明了方向。然而,海南资本市场建设与香港、上海、深圳资本市场有所不同,定位也不一样,如何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文章对海南资本市场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绩显著。文章综述了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历程与经营方式,详述了推行机制创新、产业化经营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了:稳定政策、完善法规、扶持政策到位、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着毗邻国家和东南亚地区以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因此保护西藏的天然林资源致关重要。全面论述西藏天然林资源的特点与功能;指出了50多年来西藏天然林保护所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适当提高公益林管护标准、科学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等5项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6月22日中午12时20分,一架韩国韩亚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平稳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该航班也标志着重庆到汉城航线的正式开通,至此,重庆已经开通了到日本名古屋、德国慕尼黑、泰国曼谷和韩国汉城等四条直航的国际航线。江北国际机场也名副其实地具有了“国际性”。  相似文献   
10.
武静  陈蓬 《山西农经》2022,(11):150-152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方式,休闲农业同时也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发展休闲农业、实现乡村产业经济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旅融合。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尝试解读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政府规划、土地政策、人才不足等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