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从1998年提出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发展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稳步发展,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出效益”的目标要求,并通过合同、订单方式,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发展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关于"村改居"转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农村城镇化进程问题,最近,我们对广州、东莞等地推行“村改居”转制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对“城中村”以及经济发达的城市郊区农村进行“村委会转制为社区居委会”(即“村改居”),扩大了城市区划面积,为经营城市消除了体制上的一些障碍,聚集了可观的土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以中发[2004]1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做好  相似文献   
4.
水稻“氮素调控”施肥方法(简称“氮调”法),是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黄继茂等同志在总结农民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施肥方法。经过试验,并在广东省番禺、中山和佛山市等地推广,已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果。目前水稻多以施用化学氮肥为主。氮素肥料的施用方法较为复杂,少施不能高产,多施或施用期不当,还会造成减产。采用“氮调”法即可使上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税费改革是规范农村分配关系,遏制面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根据中央的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2000年广东选择四会、兴宁、徐闻三市(县)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对"城中村"以及大中城市郊区农村进行"村委会转制为社区居委会",简称"村改居"."村改居"可扩大城市区划面积、为经营城市消除体制障碍.但由于政策滞后等原因,在目前"村改居"转制工作中,带有明显的政府的强制性,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制定我省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政策,最 近,我们选择了山区、次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三种类型 地区的10个乡镇,对清产核资汇总资料结合当地农村经 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农村集体资产在形成、积累 和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 问题,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规范运作,集体经济健康发 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集体资产构成 农村集体资产构成主要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 有者权益三大科目反映。资产总额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 产构成,流动资产主要以货币(现金)体现,包括了应收 帐款;固定资产是实物形态以货币计价体现,包括了生  相似文献   
8.
在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农业比较效益虽然有所提高,但要增加农民收入,仍然还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加快广东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广东省从1999年开始,在珠江三角洲创办了以水稻、蔬菜、果树、花卉、畜牧、水产、科技和农产品流通八大类型和村镇建设为内容的十大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经过四年的建设,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基本达到了"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农业收入水平高以及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生态良性化,城乡一体化"的"五高六化"的要求,具有现代气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有效地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加快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市场竞争,生产要素必然要由效益低的部门、单位向效益高的部门、单位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因此,如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农业,调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克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