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8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客观规律,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但一个国家如何自觉地运用这个规律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农村涌现了一批专业户、重点户(以下简称“两户”),这是我国农村经挤发展中的新事物。目前,各地对“两户”发展的估计,差别很大,占总农户数比例,有的地方说占2~3%,有的地方说已达到50%以上了。因此,怎样看待目前“两户”发展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一些理论探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探讨在农业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更符合国情,取得好的经济效果,因地制宜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农经学会农机化经济研究会、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技术经济研究会、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徽省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责任制,效果显著,经济形势发展很快。在责任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专业分工发展了,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经济形式多样化了,生产路子宽了。在地处大别山北麓的霍山县,有一个由8户农民创办起来的外贸产品联合加工厂,这个  相似文献   
5.
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几次“农业基础论”的大讨论,都是在农业形势恶化,农产品(食物)供给短缺,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特定背景下展开的。而食物供给对处于温饱阶段的社会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所以,“农业基础论”中流传较广的一种观点是:由于农产品(食物)特殊自然属性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资料。因此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一切  相似文献   
6.
以机器操作代替畜力和手工劳动、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前进中迟早要实现的客观过程,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也不可能例外。但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它的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演变的历史过程。就以美  相似文献   
7.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宏观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拟就我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宏观指导问题谈点看法。一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不仅要在城乡经济协调中进行,而且要通过亿万农民在商品经济运行中来实现。所以,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必须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有一个基本认识。什么是农村产业结构?现在多数人认为,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地域内各产业部门的组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靠政策、靠科学的方针已深入人心。近年来农业体制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显示了政策的巨大威力。但农业靠科学,这方面有不少问题还有待探讨和深化。 (一) 首先需要进一步认识农业发展靠科学的重要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日益成为经济和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经济结构。除少数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外,主要是农民集体所有制的;而作为集体经济附属和补充的还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经济。把集体经济所有的一小部分耕地(山场、林地)交由社员使用经营发展家庭副业,以满足社员生活和社会多方面的需要,这是与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集体化以来20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