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仝晰纲  秦曼 《走向世界》2014,(41):50-52
林子镇,位于山东临邑县城北9公里,原属陵县。据陵县县志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年轻落魄时,曾在今林子一带受到一客店主人的热情款待,称帝后亲自在客店栽植一株柏树,并为客店命名柏林店,当地遂以柏林镇行名,后来逐渐衍变为林子镇。天齐庙与泰山神井林子镇政府驻地东2公里,有两个相邻的村庄,一个叫东天齐庙村,一个叫西天齐庙村。这两个村名的由来,是因为古时候这一带有个天齐庙。“天齐”是泰山神的别称。《史记·封禅书》云:“齐祀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因天主祠天齐,故祭祀天主的地方称为“天齐庙”。  相似文献   
2.
仝晰纲 《走向世界》2011,(19):48-51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烹调喻说治国的道理。这句话在伊尹身上体现得最为典型。伊尹,名挚,夏商兴替之际的关键人物。他以高超的烹饪理论和实践,被尊为中国的食祖。又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干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贤相。  相似文献   
3.
宫磊  仝晰纲 《走向世界》2011,(22):54-57
临清,因临近清河而得名。明清以前,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县。明代会通河开通后,临清成为南北水路要冲,迅速发展成为集商业都会、军事重镇、仓储要地、手工业中心于一体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和重要地位,不仅超过与其平级的州城,即便是府城也难与之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讲,超过了北方的许多省城。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县级州城具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从历史上寻找几个视角,去从中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4.
仝晰纲 《走向世界》2014,(33):46-47
1999年秋,埠村西鹅庄李家的茅屋因年久失修而漏雨,保存在茅屋夹壁里面的器物因被雨水泡胀把夹壁墙撑破,人们发现夹壁内所藏竟是闻名天下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的刻版。消息传开,文化界一时为之轰动,入选《收藏》杂志评选的2000年十大收藏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5.
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里的东山即指峄山。峄山位于山东邹城市南10公里处,海拔高度580多米,是当今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海蚀岩型山。遍布于峄山的巨岩、洞穴的形成是地球岩浆冷却后的产物,因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山,又称峄山。  相似文献   
6.
泰山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并不是因为它海拔高、山势险,而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某种意义上说,泰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文化,说泰山是中国的一部石刻史书或刻石艺术的博物馆毫不过分。泰山上现存有刻石2500多处,既有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也有三言两语的惊世之作。在众多的泰山刻石中,最著名的当数泰山秦刻石、经石峪金刚经刻石和《纪泰山铭》刻石。众多的刻石赋予了泰山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泰山封禅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或其它山岳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活动,以在泰山上举行的次数最多、规模最大,所以人们经常将封禅和泰山联系起来,称为泰山封禅。所谓封,就是在泰山极顶筑坛祭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筑坛祭地。其实质是将政治与信仰融为一体用以沟通天人之际的国家祭祀大典。历史上共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6位帝王,先后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画像石是汉代在墓室、祠堂、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石刻艺术。由于汉代齐鲁地区经济文化发达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山东成为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汉画体石题材内容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9.
齐鲁是中国古代兵家文化的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仝晰纲副教授近来致力于《齐鲁兵家研究》一书的写作,我们特约他撰写了《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一文。济南大学政史系张弘博士《齐鲁的商业文化》一文,则对齐鲁的商业文化作了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仝晰纲 《走向世界》2011,(31):50-5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以自己的"嬴"姓在山东设立嬴县,不久又多次东巡山东。秦文化中本没有封禅文化,秦始皇统一后却执意去位于山东的泰山封禅,告功于天地。这是秦始皇的寻根情结,山东是秦文化的发源地。嬴秦始祖:伯益伯益,嬴姓,是秦人的祖先。伯益之益,又写作嗌,为燕子的叫声。伯益之名来自燕子,顾颉刚《尚书研究讲义》曰:"益,即燕,亦即玄鸟。"玄鸟是东方民族崇拜的神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