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视受众接受心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传播离不开受众 ,我们不仅要注重电视传播过程 ,更要研究受众接受心理。在新的历史时期 ,受众对电视信息和文化的需求已不再是有啥看啥的单项选择 ,而是呈现多元化态势。受众不仅是电视传媒的接受者 ,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受众的接受心理不会固定在某个层面上 ,而是与时俱变。  相似文献   
2.
刘中帆  潘永辉 《理论观察》2008,(1):F0003-F0003
受众需求在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能让几万人同时看一个节目的确很难,但在2005年的夏秋两季,“超级女声”和“大长今”让这成为了现实。传媒人士在冥思苦想到底什么节目能吸引观众的时候,这两个名词已经变得耳熟能详了。电视受众的需求在哪里?“超级女声”“大长今”回应了电视人的疑问。笔者认为这两个名词的火热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3.
电视艺术通俗化与提升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俗艺术在电视荧屏骤然崛起,并迅速繁衍、扩展,几乎垄断了电视文化市场,这是受众文化消费的客观需要,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在通俗艺术蔚为壮观、繁荣昌盛的同时,其淡化政治导向、漠视审美价值、低下媚俗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忧虑。为此,必须围绕人的本质,全面提升通俗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中帆 《理论观察》2008,(4):189-190
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地方电视台都有自办的节目。其中地方新闻节目是必有的内容。但是平心而论,新闻节目的质量还良莠不齐,有的还存在着不少的差错,受到了观众的诟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