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概况   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从何时起,出卖隐私竟成了那些成名者的特权。在过去,那些暴得大名者最乐于披露的往往就是自己的不幸,炫耀苦难俨然成了某种光荣而骄傲的时尚。这种时尚或许是与我们在革命年代流行的“忆苦思甜”运动中埋下的情结有关,但在后来却逐渐被某些人  相似文献   
2.
刘占远 《中关村》2013,(11):118-119
城镇的土地还原可能决定是否留住未来。  相似文献   
3.
刘占远 《中关村》2013,(8):116-119
老城的保护是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现代人诉说一种理念,一种关于存在的理念。为什么要保护老城?人们通常可以从文物保护的角度阐述理由,或曰怀旧心理。事实上老城的保护是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现代人诉说一种理念,一种关于存在的理念。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刘占远 《中关村》2008,(7):114-117
为什么要保护老城,人们通常可以从文物保护的角度阐述理由,或日,怀旧心理,事实上老城的保护是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现代人诉说一种理念,一种关于存在的理念,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并非我们驻进了高楼大厦使我们真正地获得了存在提升。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一种感受是在不断地回顾中慢慢地释放出来的,这就是老城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城林之贵     
刘占远 《中关村》2013,(6):116-117
每个城市的年轮都带着特有的历史负荷,而木之依存普遍见证一个城市对于环境价值的重量。"人间四月芳霏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诗人白居易惜美自然之情虽然开卷可视,但这些自然季节之变的美色和温情在遍地尽皆钢筋水泥树的今天却成了奢侈的想象,真实地成了长恨春归无觅处。  相似文献   
6.
刘占远 《中关村》2008,(5):98-99
最近读一本叫做《亲历创业:从硅谷到中关村》的书颇得意味,本书作者张锡盛详致地将自己的创业历程记录在这本书里,然而,本书并非仅仅是记录自身创业过程的简单回顾,这里向读者坦陈的是作者的创业经验和对于经营理念的提炼。更为值得指出的 是,张锡盛先生敏锐地发现文化背景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在通常条件下,创业者更容易疏忽或无法意识到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条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制时,漠视企业外部的文化环境有时甚至会使企业受到相当大的伤害,付出极大的运作成本。  相似文献   
7.
我们丢失了什么? 要是有人问,我们丢失了什么?相信大多数人很自然地就会检查自己的东西和利益是否有所损失,难怪,作为人的个体在陷入一个竞争的时代似平自己的全部反应都是围绕经济活动展开的,因为,我们首先要生存。其实人的这种反应自  相似文献   
8.
珍惜残存的胡同街区如今,寻找老北京完整的影子已经是很难的事了,尤其是历经30年的城市改造,老街区所剩无几。当现代北京矗立在人们眼前时,有一件事再也疏忽不得,那就是一片片被隔成孤岛的北京的胡同老城区。休要看老城区拥挤、狭窄、破乱、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这仅仅是从使用的观点看问题,似平在“新”字面前没有任何价值。但站在文化背景的角度上看,尤其站在变得极其稀缺的老北京文化资源的角度看,怎样评价老北京胡同的价值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9.
刘占远 《中关村》2004,(7):114-116
当游历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证明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人们,在文化和精神生活上获得的相当程度的提升。当我们搭乘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后现代的效率实现久已愫念的移动向往,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一天。我们突然发现:现实已经远远地离开了人们当初的美好期待。城市——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标志的过程,正在文化中消失。城市的文化特征还能保持多久?每个城市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人与城市到底如何互容?这些问题不容回避。当我们这一代人走过的时候,留给后人可以领略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也许是一段文化的真空。这一点,比较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所认识的城市就更加明显。要议论这个主题看来很大,我们计划驾着这趟用一种文化挑剔的车轮构成的旅行车开始我们的颠簸旅程,“城市批判”从能够代表繁荣历史的沿海城市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要有我们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的操作系统?因为我们不能授人以柄,而应当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陈榕就是抱着这样的理想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要用自己的能力塑造带着生命印记的独特产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做企业的技术服务者——微软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所以他选择了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