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近年来,由于农村多种经营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而国际国内销售市场疲软,流通开始制约生产。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发展产加销一体化是稳定发展多种经营的现实选择。如何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江苏成执定同志来稿认为:二、在发展产加销诸环节上,应采取中间突破,以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二、在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力量组织上,应采取“三个一起上”和“三为主”的策略。即主渠道和多渠道一起上,以主渠道为主;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以国营和集体为主;县、乡、村、  相似文献   
2.
<正> 张立球同志来稿认为:区域分工是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在区域上的表现或空间上的存在形式。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商业从外区购进比在本区生产更加便宜,即价格的区域差。而外区的商品在本区的销售价格又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其在外区的价格加上流通费用。因此,区域分工的前提条件是流通费用必  相似文献   
3.
<正> 如何选择区域开发战略,白柳同志来稿认为,我国应实行“优区开发”战略。所谓“优区”是指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开发潜力大和投资效益高的地区。它可分为全国一级的优区和地区级的优区,在时间上是发展的。是可以随着开发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实行优区开发战略,①能够突出效益优先的原则。只要是优区,不论是东部还是西部,都应作为开发重点,优先开发。②它符合公平原则。能保证投资分配的合理,将不平衡发展与落后地区的开发结合起来,处理好东西部之间的关系。③把开发条件好、投资效益高的地区作为开发重点以及整个区域开发的依托,逐步向周围地区扩散,达到整个区域的全面开  相似文献   
4.
<正> 农产品供求的矛盾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各方来稿提出多种见解,江苏徐昆荣同志来稿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调动起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中主管农业的部门和农民的积极性,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可考虑四个方面:①维持现状。②搞区域经济。③提高对农业产区投资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是一大行业,该行业经历的变迁又是最激烈的,用“知识产权”及其细分准则来发展出版事业,实际上是知识经济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6.
<正> 湖北省秭归县宋发永在来稿中认为,近年来,山区农产品流通逐步改变了过去流通形式单一,流通渠道少的被动状况,使农村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山区农产品流通仍存在着市场宏观调控不力、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农产品收购资金短缺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农业本质上既是资本主义市场农业,又是现代农业,具有两重性。西方国家农业发展历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总结他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试图突破国外农业研究中主要以单个国家为对象的传统模式,把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现象,以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观察事实为基本依据,从实践和政策角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做法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开发、创新、和谐是主旋律!西部大开发五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开发推进着大发展,其中反映在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动着学术的繁荣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甘肃平凉翟济民同志来稿,就如何搞好平凉市果品基地建设提出一些建议:(1)努力提高果品质量,充分利用荒沟、荒山和边远弃耕地,重点发展集体果园,同时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区域栽植,实行分产经营,集中生产。(2)明确重点,狠抓现有果园管理,只有高投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建立配套设施,才能充分发挥果树的生产潜  相似文献   
10.
<正> 金华市张柏齐同志来稿认为:我国农村新的集体经济,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自我完善发展的产物。农村新集体经济具有四个特征:一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二是种养加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三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四是收益集体统一分配。它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集体经营。即由村集体经济直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②承包经营。即由集体组织把企业承包给具有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农户或联户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