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青海民间木雕包括古代木雕遗存和现代木雕作品。其形态涉及建筑雕刻、宗教雕刻、生活用具;其造型涵盖了远古图腾、传统风俗等内容。形态各异、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宗教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2.
镌刻在青海大地苍山上的古代摩崖石刻,赋予青海高原自然山水以生命和灵魂,也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与宗教信徒的千古逸兴和神圣职责。蕴涵着深刻的宗教人文理趣和深邃历史文化,兼具农业文化、山地文化和藏文化的地域特征,也使得民间石刻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创造性,表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代的石刻艺术活动,在继承和发扬先秦多种形式艺术与技术的基础,造形意识从萌芽逐渐趋于成熟;西域与佛教外来艺术的传入,更丰富汉代绘画与雕刻的题材与技法,表现出极高的原创性。[1]从西汉起,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各族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边境各族的雕塑艺术有了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4.
汉代是青海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近年来,随着河湟地区汉墓考古发现的进行,引起了笔者对汉代艺术史研究的重新关注.青海古代的木雕造型,由于材质的关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不多.现在所能见到的,汉代的木俑作品最早,直观地反映了河湟地区汉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就青海古代雕塑历史范围来看,河湟地区汉代木俑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河湟民族民间石刻艺术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以及其审美特质,不仅是青海多民族宗教信仰的反映,也是他们独特审美趣味的写照。河湟石刻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而有之的艺术形态,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的重要标志,是研究青海地区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民俗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河湟是青海省最为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风俗民情、宗教信仰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多彩纷呈的民族服饰艺术.作为各民族服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首饰的款式形制上每个民族都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以河湟地区回族、撒拉族首饰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首饰艺术的形制特色、文化内涵、宗教寓意、发展现状五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归纳.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审美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传统山水样态的一统天下已不复存在。而现代山水画在形式、内容、技法方面的革新与探求,打破了传统山水独尊的局面,使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就青海山水画而言,山水艺术精神和物质层面已经和古人有了很大的不同,以"某家某派"为主导的作品形态和表现方式己经不能满足当代山水发展的审美需要,这一现实情境为青海山水画家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兴盛的契机,也引发了我对雪域意象山水画创作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正青海穆斯林主要有回族、撒拉族。回族通用汉语,撒拉族通用撒拉语,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现主要居住在河湟谷地一带的西宁、大通、湟中、化隆、民和、门源、循化等地区的山乡城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