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循环经济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深度关切。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到发射到太空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把地球看成宇宙中一个孤立无援的系统,与太空中的飞船一样,只不过它更大一些。地球与宇宙飞船的共同特征都是不断消耗其内部的有限资源。一旦其内部资源被消耗殆尽就意味着毁灭。只有不断重复利用其有限的资源,才能延长其运转寿命。就地球而言,人类对其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速度,都已经远远高于其恢复能力。鲍尔丁认为人类必须要在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以往的所谓“单程式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尤完  齐建国 《财贸经济》2004,(10):11-17
本文在对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出路-通过推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进入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物产产品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世界工厂是必然的选择。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物品生产供给能力已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到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钢铁第一大国、水泥第一大国、家用电器第一大国、电话第一大国、服装第一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4.
投资效益评价的结构分析模型尤完一、引言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有增无已的投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原有的结构效应,使得产业结构调整步展缓慢,宏观经济效益不好.投资作为改变产业结构的最直接的手段,本应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但在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5.
董爱  张宏  尤完  刘学之 《价值工程》2019,38(22):11-15
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研究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效益。增量成本包括采购阶段的增量成本和使用阶段的增量成本;增量效益包括经济增量效益,社会增量效益和环境增量效益。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模拟案例中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结果表明,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远远大于增量成本,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之间的时间平衡点为7.91年,该结论可为激励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科技产业技术变革速度加快,紧密、长期的校企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活动市场导向的重要渠道。将校企共同研发(Research Joint Venture, RJV)视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最优合约” 问题,基于激励-约束均衡的思路,将“收益分成”、“成果产权归属”作为合作研发的激励因素,并通过“事前专用资产投资”、“事中研发努力监督”、“事后产权使用约束”,完善约束机制,建立收益分配模型,为合作方缔约、履约、监督提供决策支持,获得在产权安排、校所衍生企业等问题上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制约的问题,传统的资源消耗方式难以支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经典经济学流派的资源观点和主流经济学理论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作用,本文提出以资源节约为目标导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制约矛盾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