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0篇
计划管理   24篇
运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前,我国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大都是先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人签批报销后,再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审核记帐.笔者认为:此种签批程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和及时、有效地打击违法会计行为,因此,应推行逆向签批程序.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5.
(一)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的思想发动和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的重要性、必要性。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等,鼓励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单位负责人和广大会计人员遵守《会计法》、依法开展会计工作的自觉性。  (二)认真组织自查,保证自查质量。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印发自查表格,督促、指导各单位对照检查;同时,按单位类型对自查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会计改革也不断深入,会计委派制试点的开展,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为会计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新形势下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笔者认为,应逐步健全完善“管人、管账、管票”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一、管住人毋庸置疑,人是管理活动中最能动的因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是人,人是决定因素,只有人的问题解决好了,会计管理工作才能成功。因此,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严把“四关”切实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一是严把办证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  相似文献   
7.
8.
《会计法》执法检查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绝大多数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能够按照全国的部署,精心组织,自觉搞好自查和扎实开展检查。但是,也有极少数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明知有问题,却存在着侥幸心理,想蒙混过关。主要表现在“三怕”上。 一怕得罪人。有的执法检查人员认为:平时与被查单位关系不错,这次检查是短时间的,与被查单位关系是长远的,宁丢法纪,不丢关系,能将就过去就过去,免伤和气。再说查出问题不记功,查不出问题不受罚,产生极为严重的怕得罪人的应付思想。  相似文献   
9.
财务检查是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加强财务监管,维护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打击违法会计行为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如何搞好财务检查,笔者认为:在检查工作中要注重“八查八看”。 一是查现金,看是否 有贪污挪用。核对被检查单位的库存现金余额是否符合库存现金余额管理规定,是否与账面现金余额相符,是否有公款私借、白条抵库现象等。若库存现金余额小于账面现金余额,且数额较大,就可能存在公款私存或贪污挪用问题;若数额较小,就可能有错账或挪用现金现象;若现金余额出现红字,就可能存在有“小金库”,必须查明原因。 二是查票据,看是否有“账外账”。核对被检查单位收入发票的领用和结存情况,看是否与实际相符,若不符,就要查明原因:看收入发票的记账联顺序号码是否相连,若有缺号,看是否有作废的,若无作废收入发票,就可能有“账外账”或贪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会计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在《会计法》执法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单位负责人在财务活动中已乐于接受会计人员说“不”,结果使单位内控制度得以实施,财务管理得到加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然而,有少数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说“不”的会计事项不予重视,其结果是单位内部管理失控,财产受到损失,直接责任人受到处分,有的甚至受到了法律制裁,真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因此,笔者建议:单位负责人应重视会计人员说“不”。第一,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人员说“不”,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法》第四条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