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省级和国家层面的宏观数据,分别构建了产业集聚和社会福利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脱钩理论分析了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其与社会福利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航空航天制造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迅猛;产业集聚的总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总体发展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直接福利和间接福利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集聚和社会福利发展水平多为同向变化,集聚福利脱钩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进入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2008年江苏省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江苏城乡一体化整体水平不是很高,13个省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地域特征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规律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该文在对农业科技重要性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戴庄村为案例,验证了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总结戴庄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江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间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增长幅度较大,而技术效率变动呈现递减态势,农业TFP增长主要是靠技术进步推动的,且江苏农业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苏南农业TFP增速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三废"排放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选择生态效率和生态效率弹性两个指标对江苏省"三废"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997年~2006年,江苏省"三废"排放生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效率弹性基本上为正值,并且数值较小。同时,生态效率弹性Eco-efficient[1]和Eco-efficient[2]这两个指标体现出了很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6个重点污染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2008年经济发展和三废排放数据,对江苏省工业三废排放的行业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这六个行业的经济贡献率、三废污染贡献率及其发展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各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均呈现出明显上升或者曲线变化的趋势,在经济贡献率相对稳定或者小幅上升的前提下,这不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7.
文首先介绍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测算方法,然后根据人均GDP时间序列分析了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差距,最后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一些指标来测算经济差距的历史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的区域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运用智慧教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第四章第一节"私有制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要知识点价值规律为例,阐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效果的方式方法。秉承智慧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环境的利用和对教学情境的把控,增强师生交流,拓展学生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陆剑锋  薛虹  曹明霞 《商业时代》2012,(26):114-115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是江苏省启东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点.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江苏省南通市为参照对象研究了启东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结构效益、竞争力水平,以探求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启东市的区域增长快于南通市;虽然不同行业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性,但是区域总体经济结构较好,新兴产业部门比重大,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该文在对农业科技重要性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戴庄村为案例,验证了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总结戴庄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