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岛内媒体一直关注台商投资苏州的情况。媒体认为,苏州近年已逐渐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集中地。在上海—苏州—南京一线已初步形成了台资高科技走廊。昆山、苏州新区、吴江则是苏州台资企业最集中的 3个区块。仅苏州新区内,今年前 5个月已引进 11个台资高科技项目。如果包括已在区内投资的台湾金像电、德宏电子、华硕资讯增资的 3 000万美元项目,今年前 5个月内新到位台资已达 8 500万美元。苏州新区的台资企业截止到今年 5月底,已有 111家,合同台资金额 14亿美元。其中 85%以上属高新技术项目,产品集中于电脑外围设备及电子元器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部分主要高新园区的现状,介绍了苏台两地近年来在发展高科技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及两岸入世后苏台高科技产业的互补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省台办、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经济与科技产业比较研讨会”于5月30日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经济、科技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部分著名企业的负责人共90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围绕苏台两地经贸、科技合作,两岸科技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两岸高科技工业园区的比较及互动发展等主题,就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背景下两岸IT产业发展、两岸IC产业的发展,两岸光电产业的发展、两岸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两岸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及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美国《商业周刊》最近刊登了全球最新的IT产业前百大的企业排行榜中,“鸿海精密工业”(下面简称“鸿海”)挤进了全球前十大,名列第8名,是岛内上榜企业中排名最高的;在香港《亚洲周刊》最近评选的“国际华商500强排行榜”中,“鸿海”的排名也由去年的第10名上升到今年的第8名。辉煌无比的“鸿海”“鸿海”去年的营业额达到2450亿元新台币,比2001年足足多赚了千亿元,今年集团的内部目标仍要再增长千亿元以上,争取坐上台湾民营第一大制造厂的宝座。“鸿海”总裁郭台铭对此相当自信,他说:“别人要走3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鸿海’一年就做到了。…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90年代台湾IT产 业的投资重点开始青睐祖国大 陆以来,位于长江三角洲中点 的苏南地区,以自己雄厚的产 业基础、优越的区域位置、良 好的投资环境、充足的人才人 力资源,吸引了台湾大批的IT 企业和岛内资本的进入,使其 IT产业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 不断提高,已初步具备了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马英九的连任成功,使国民党的执政策略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这无疑有利于台海关系的相对平稳,也更加顺应主流民意,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关系向纵深发展。调整既定经济政策马英九在新任期内,虽然存在着众多不确定因素,但从已往执政四年的经历来看,当局利用行政资源,释放多项利多政策,特别是推出"黄金十年"的发展规划,有效化解了许多社会危机问题。在与  相似文献   
7.
“大陆台资企业100强”近日出台。江苏35家台资企业进榜,占到长三角地区进榜总数的61.4%。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调整了部分税收政策,其中为入世做好准备,决定取消先前给予台 (外 )资企业在经济特区所享有的 5年免征营业税优惠。这一变动,除可能对最近才陆续进入祖国大陆的岛内科技产业构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外,其他瞄准祖国大陆内销市场且已登陆一段时间的台湾食品、纺织、线缆、汽车与周边卫星工业等传统产业,由于看好祖国大陆未来可持续开放的市场,多数业者仍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岛内工商企业界,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及台资企业协会对此普遍认为,优税政策的调整,对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影响甚小。   在祖国大陆有…  相似文献   
9.
由于台湾岛内石化产业投资环境的日趋恶化,使得众多石化厂商逐渐将投资重心外移。作为祖国大陆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且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江苏省,更是台湾石化业投资的首选地区。目前台湾的奇美实业、国乔石化、台湾合成橡胶、“中国”合成橡胶、和桐化工、联华气体、福聚企业等台湾百大民营企业集团内的排名石化企业,以及石化行业中的排头企业,都相继在扛苏省的南京、镇扛,南通、张家港、苏州、盐城等地投资设厂,或是已完成项目评估,开始进行建厂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的江苏省,如何用后发优势来进一步加大吸引台资的力度,并率先做好利用台资的工作,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该文认为除了继续使现有的台资在江苏制造业的升级方面起到相应的作用外,扩大利用台资的服务领域则是未来江苏台资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江苏省利用台资的水平,也有利于缓解江苏在经济增长新阶段中的主要矛盾,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