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游霭琼 《珠江经济》2007,191(7):20-29
"十五"时期既是珠三角整合优势,调整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创新制度,增强活力,取得新成就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双转型,即从传统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从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的时期。随着"双优势效应"的弱化,珠三角担负着加快比较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的历史重任。只有成功实现这一转变,珠三角的领先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得以保证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开始,广东经济学会与有关单位、团体联合举办“经济特区系列研讨会。”1990年在深圳举办的是第4次。会后出版了研讨会的论文集《迈向九十年代的经济特区》。本文对此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介。论文集遵循“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宗旨,充分肯定了经济特区的成就,同时探讨了特区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对特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亦不例外。但要使引进的技术产生预期的效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文章分析了我国引进技术的条件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为结合学习“十六大”精神 ,深入研究卓炯经济思想 ,弘扬卓老的研究风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东经济学会于 6月 2 2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了“贯彻十六大精神 ,深入研究卓炯经济思想座谈会”。来自广东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围绕华南师范大学杨永华教授撰写、由广东经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卓炯传》 ,深切追思、缅怀卓老的经济思想、治学风范和高尚人品。一、关于卓炯的理论贡献1 卓老以大无畏的勇气、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先驱。卓…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的国际化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产业转移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世界产业结构的开放性是产业转移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信息产业的成熟和低成本竞争局势的形成,使当前的产业转移国际化呈现新特征。作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广东应该顺应产业转移国际化的新趋势,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置于国际国内产业双循环中。  相似文献   
7.
游霭琼 《南方经济》2002,151(4):75-77
“曾牧野学术生涯五十年”座谈会于 2 0 0 2年 1月 3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社科界的专家学者、新闻记者约 15 0人出席了盛会。原广东省省长朱森林亲自打电话祝贺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阳胜委托宣传部副部长张江在会上宣读贺信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子彪发表主旨讲话。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刘国光、王珏、萧灼基等发来贺信或到会祝贺。汕头市政协、汕头市委宣传部、汕头市台港澳经济研究会也驰电祝贺。与会者对曾牧野 5 0年的学术生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认为他一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研方向…  相似文献   
8.
广东-东盟经贸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贸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中国一东盟经贸关系步入了黄金发展期,广东更是凭借其地缘、人缘优势,占据着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量的近三成。但与全国其他省区对东盟贸易发展势头相比,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发展,不论是增长幅度还是在全国对东盟经贸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都有下降的趋势,优势正在弱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全球化思想,紧密结合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系列主张,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经思想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广东对外开放的成功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全球化思想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的无比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游霭琼 《南方经济》2001,142(7):20-24
尽管民营经济获得了足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民营经济的巨大潜力并未发挥出来。只有将更多的社会资源交给民营经济去使用,民营经济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诸如民营经济实质与内涵,民营企业主的收入问题,是否存在剥削等等,形成的新的认识,深廖认识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同时,赋予民营经济“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并为民营经济技术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提供必要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