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迄今为止有关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的论著,各具特点,各有短长,留有不少有待创新的空间。如朱大渭等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魏晋南北朝卷》侧重于制度、部门经济的探究,各部分的论述虽然精要但颇为简约。蒋福亚著《中国经济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以阶级关系和经济关系作为切入点,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功底和研究视野,而对于部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商品经济则未加论述。高敏等著《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注重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阐述,并尽可能涉及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的方方面面。但却对该时期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以及与国计民生息息相…  相似文献   
4.
2009年学界在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发表论文两百余篇,总体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兹分述如下:总体性论述冯天瑜认为,厘清"封建"概念,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  相似文献   
5.
北魏时期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财权,地方政府制度外的收入不属于地方财政的法定收入范畴."统收统支"是北魏财政的重要特点.日本学者渡边信一郎认为"调外帛"属于地方财政经费的观点缺乏根据.文章通过对地方财政涵义的分析,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理解,认为"调外帛"依然属于中央财政统管,北魏地方政府无权支配.北魏中央在剥夺地方州郡财政权力的同时,以"使职差遣"方式强化对地方的财权控制.  相似文献   
6.
总体性论述 孙家红《经济史研究散论》(江西财大学报1)认为经济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领域,“介于”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其产生的时间、学科的性质以及研究的取向,都是值得很好思考和讨论的一个问题。王东《农业、新石器、陶器三大技术创新论———文明起源三大物质前提新论》(天津社会科学1)认为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陶器起源这三大创新分别实现了产业创新、工具创新、日常生活用具创新,为文明起源奠定了三大物质技术基础。郭沂《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文史哲6 )将社会形态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  相似文献   
7.
先秦、秦汉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论文近百篇,其中有不少力作,兹分述如下: 总体性论述徐中舒的遗作《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中国文化1)一文认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奴隶社会不是自然经济.在封建制下,直接生产者的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封建主的经济,基本上也是自然经济,这是构成封建制一环一环递相依赖的统一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较上年减少,但总体研究水平有所提高,研究方法更具多样化,部分硕士论文值得关注。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唐宋社会变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和图书馆主办的“唐宋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0月 18日至 2 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国内 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30多名唐宋史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这是大陆地区唐史学者与宋史学者首次聚集一堂 ,就唐宋社会变迁这一主题展开学术对话 ,会议的组织形式和研讨成果获得与会者的赞赏。研讨会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和观点。1、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迁的关系 ,是这次研讨的热点之一。如何认识和评价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0.
走出﹃人走茶凉﹄的心理怪圈·王万盈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大。有个别领导干部在遇到工作变动或离退的时候,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职务上的变动,认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害怕“人走茶凉”,以致不能站好最后一班岗。笔者认为,这种心态是非常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