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24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21,(10):155-160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是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建构的核心内容,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中的审计准则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的理论框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适用范围是各类审计主体,它与民间审计组织制定的财务审计准则的核心技术趋同;政府审计机关和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对政府部门这种审计客体都具有审计管辖权,审计准则制定权要以审计管辖权为基础,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应该由最高审计机关来制定;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准则目标模式应该是以审计质量观为主、兼顾审计责任观,框架模式应该选择单一模式,导向模式应该选择规则导向模式,结构模式应该选择业务类型模式;审计准则制定过程包括选定项目、拟定初稿、征求意见、修改定稿和准则发布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石桥 《科学投资》2005,(9):72-72
做生意少不了迎来送往,吃喝招待。有没有办法既让客人高兴,不影响招待客人的标准,又能够替企业省钱呢?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在招待费的合理节税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3.
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1990~2004年的《会计研究》、《财会月刊》和《财经研究》文献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主题、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旨在提高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价值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桥 《科学投资》2005,(3):70-71
近日有消息说国家将取消利息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见大家对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事都非常关心。但大家与其踮起了脚跟巴望着由国家来取消利息税,增加个人收入,还不如在个人所得税(利息税从实质上来说也是一种个所得税)方面自己多下下功夫,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这方面可操作的空间很大,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合理避关税     
石桥 《科学投资》2005,(12):80-81
就在两三年以前,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主,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关税还是与己无关的一个话题,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将外贸自主权逐步下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一些个人投资者亦参与其中,关税于是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如何利用相关政策进行关税处置时的合理避税,也成为了许多朋友关心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从管理结果和管理过程两个角度探讨管理审计评价标准建立模式,并讨论两者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国家审计业务类型多样化、国家审计边界模糊化。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理论解释。本文按公共责任、机会主义、问责的路径来分析国家审计业务体系及其边界。国家审计属于问责机制信息保障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鉴证的方式来确认公共责任机构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公共责任机制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出现多种类型的审计业务,包括:财务合规性审计、经济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合规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效率性审计。  相似文献   
8.
项目审计的审计处理分为上交财政执行、减少财政拨款执行、归还原渠道资金执行、调账处理执行和审计建议.运用地方审计机关2003-2007年的数据,统计分析政府干预对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对上交财政执行率、减少财政拨款执行率、归还原渠道资金执行率有抑制作用.但是,对调账处理执行率无显著影响.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政府干预是影响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9.
郑石桥 《财会月刊》2022,(13):102-106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碳排放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希望通过碳审计得到的结果是碳审计终极目标,而碳审计机构希望通过碳审计得到的结果是碳审计直接目标。碳审计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都可以表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但对于不同的目标主体,其含义不同。从委托人角度来说,希望通过碳审计来抑制代理人履行碳排放经管责任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具体表现为碳排放相关信息虚假、碳排放相关行为违规违法、碳排放相关绩效低下、碳排放制度缺陷;从代理人角度来说,希望通过碳审计来抑制上述四个方面的次优问题或者传递上述四方面问题不存在的信号;从审计机构角度来说,就是查找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碳审计需求存在于资源类碳排放委托代理关系中。具有自利倾向的代理人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会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具有有限理性的代理人会放大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代理人的治理机制,碳审计是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定位于制衡机制,但主要定位于监督机制和监视机制。代理人也可能存在碳审计需求,一是将碳审计作为碳排放的信号传递机制,二是在不存在激励不相容时,将碳审计作为碳排放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