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吉林省民族品牌成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品牌资本社会化和品牌资本极化积聚基本逻辑,本人认为,吉林省品牌成长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吉林省的人才聚集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品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共生与竞争两类,并且是此消彼长的。在不存在城市关键资源尤其水资源瓶颈的条件下,品牌资本的存在与发展具有空间结群性,即每一品牌资本往往是同一城市(地区)其它品牌资本存在和增长的有利条件,这就是品牌资本共生规律。品牌资本共生的有利条件,是区位优越、人口较多的城市,而不是人口较少、布局分散的小城镇,这就决定了人口密度较小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必须抛弃小城镇战略。品牌资本共生规律的经济学价值,在于迫使人们重新思考我国城市化的路径,纠正招商引资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品牌成长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品牌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自主品牌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大市场潜力与小品牌阵容的对立。我国有近13亿人口,具有其它国家望尘莫及的市场潜力。但同时,我国又是全球驰名品牌的小国。世界上某些国家,如瑞典,人口只有900万,相当于中国的天津1998年末人口数,却拥有爱立信电讯公司、沃尔沃汽车公司、伊莱克斯家电公司、ABB电器公司等众多的跨国公司品牌。去年美国的《商业周刊》和纽约国际名牌公司(INTERBRAND)联合推出了2003年全球100大品牌排行榜,美国占了62个,亚洲共有7个品牌入围,其中日本占了6个,韩国占了1个。也就是说,中国的品牌一个也没入围。参  相似文献   
5.
一、认清国有资本的定位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最应关注的是现实的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问题,它属于马克思谈的各种经济成分协作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现阶段,公有资本与民有资本各有其优势领域,二者在各自准确定位基础上的协作发展,是振兴中国经济的康庄大道.国有资本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已经成为理论界比较一致的认识.但问题在于,什么是主导作用?如何实现这个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在技术专利发展方面虽然做出了许多成绩,但是与许多其它经济指标一样,在全国的排名维持在第20名左右。吉林省人均收入水平长期偏低,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中维持在第28名左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均占有技术资本太少。  相似文献   
7.
一个省区的经济竞争力,是这个省区的人们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形成的较之竞争对手而言取得更大的现实和长远经济利益的能力。发展吉林省经济竞争力,既要发展现实经济能力,也要发展长远经济能力。破解吉林省经济竞争力难题,总的思路,是构建结构性优势,打破结构性劣势。本文依据作者之前提出的六维竞争力模型,提出了发展吉林省经济竞争力的八个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一个和尚桃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是责任弱化,个人获得社会评价的预期降低了,每个人付出的心理努力下降了,从而出现组织惰化的心理倾向。组织心理惰化是管理领域的顽疾,它可导致人心涣散。如何克制组织心理惰化的现象,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六项具体对策。 对策一:按岗设人,减员增效,并结合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推进品牌资本社会化的核心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学宝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3,6
在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层面发展品牌的基本理论,是品牌资本社会化理论.品牌资本社会化有四大理论问题:一是品牌资本社会化概念与形式;二是品牌资本发挥作用的基本逻辑;三是品牌资本极化积聚的条件;四是中国政府推动品牌资本社会化的总原则.这四大理论问题及其解答,构成了品牌资本社会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赵学宝 《改革与战略》2007,23(10):125-129
目前学术界之所以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发生如此多的分歧,是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阐述有不尽完善之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以及后来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阐述,都停留在某一具体层面(行业),抽象概括不足,缺乏对商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照,因而缺少广泛的解释力.笔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逻辑路线是:认识水平-研判公众的价值观念-互动模式-核心竞争力.经营企业其实就是经营一个领先市场的互动模式.文章提出了中国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