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城市理性增长与土地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城市理性增长与土地调控的内涵,在广西城市增长状况及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城市理性增长的土地调控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南宁市为例,基于PSR模型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测算权重,定量评价南宁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12-2021年南宁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压力系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地状态系统呈上升趋势,土地响应状态比较平稳,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也处于一个较平稳的状态。南宁市人口密度不断上升,土地压力成上升趋势,但建设用地增长率逐渐下降,说明南宁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趋势有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3.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新型的管理模式,将其引入土地信息服务可以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竞争优势,实现职能服务化的转变,满足公众期望.因此,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知识管理在土地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对两者结合的途径进行探讨,并给出在土地信息服务中实现知识管理的方案.确定土地信息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最后,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土地信息服务体系,并探讨土地信息服务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增长日益受到土地资源供给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背景下,将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框架中,全面分析外部冲击或政策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对如何科学地调控土地资源非常重要.在传统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引入土地资源方面的核算账户,基于2005年相关数据构建南宁市土地-社会核算矩阵,对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中纳入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刻划,从宏观角度对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通用性的分析工具,为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土地资源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必将会加深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由于西部土地可利用土地少,也就会增多土地违法现象,也就提高了对西部地区土地监察工作的要求。本文针对西部土地监察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构建了一个基于“3S”技术的土地监察体系,谈体系实现了土地监察的全面性、实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韦燕飞 《农业经济》2012,(5):104-105
通过系统分析法,据土地伦理利用观及其它相关理论,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和谐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的运行机制.所构建的运行机制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土地制度、资金运营、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详细分析目前国内外土地信息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土地、土地信息和土地信息服务的关系,阐述了土地信息服务的演变过程,提出土地信息服务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经济时代不同用户根据土地信息进行工作和生活的特征,提炼出土地信息服务的基本需求,构造出土地信息服务的需求框架,以期能为构建一个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土地信息服务体系奠定理论基础,为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下主体和客体,研究了“有意的制度模糊”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带来的“利”和“弊”.指出“有意的制度模糊”一方面增强了土地产权的稳定性,给司法部门一定的灵活性,较好的避免了因土地体制转型带来的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却反过来严重阻碍了土地登记的顺利的开展,为以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产权的保护设置了障碍.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早日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一个清晰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耕地破碎化的空间分异程度和集聚格局,基于2013年Landsat TM影像的耕地数据,构建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耕地破碎化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空间自相关的空间统计方法定量描述耕地破碎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左右江革命老区耕地破碎化综合值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耕地破碎化分布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集聚程度由高到底的指标有:破碎化综合值斑块密度聚合度连通度,空间负相关性的指标只有斑块平均最邻近距离;表明耕地破碎化空间分布具有负相关性的指标只有平均最邻近距离。LISA聚集图表明,H-H型集中分布在区域东部,L-L型主要分布区域西部,而H-L型分布于西南部。该研究对土地整治、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将海洋渔业研究领域的可转让配额机制引入新增建设用地调控研究,以探索我国现行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管理的改进方向.分析了个别可转让配额机制引入的适用性和理论逻辑以及可转让配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实施的关键问题,并以百色市为例,计算引入可转让配额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GDP的机械增长和软性增长,证明引入可转让配额,可显化各地对新增建设用地的真实需求,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产出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可转让配额机制的引入可以成为今后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管理体制改革的选择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