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银行是金融产业的核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区域银行业为例对国际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分析。指出国际银行业的新格局和格局转变中我国银行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要探讨了国际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鲍延磊 《新金融》2009,(11):14-18
本文使用英国《银行家》杂志1998年-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全球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世界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集中度不断提高,正在走向垄断竞争的新格局。本文还联系银行业发展演变的历程和经济环境,简要探讨了未来银行业的并购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杨霞  鲍延磊 《新金融》2010,(2):10-14
本文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银行业的制度演变和改革;同时对比研究了两种制度下美日银行业的产业结构。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趋势下,两国银行业越来越走向趋同,普遍地向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寡头企业转变。大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不断提高,绩效不断改善,集中垄断趋势逐渐增强。美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趋于上升,日本银行业有下滑的倾向,随着世界经济的波动和复苏,两国银行业仍旧会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现象。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严重冲击了世界金融体系,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背景、余波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得出中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启示;进而提出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缓冲和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给我国的企业生存带来严重的挑战。分析金融危机的危害,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的机遇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不同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不同困境,结合国家最近出台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分类给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鲍延磊 《经济界》2009,(2):82-85
经济市场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的市场化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商品性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相适应,通过政府,国家实现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的职能。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应加强宏观调控机制建设,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超额货币出现的原因、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深化三个角度对我国超额货币供应问题的研究做了一个综述。然后提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资本管制的国家,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和国内资产价格的关系可以成为我国超额货币供应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并且可以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