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科学研究是成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用科学研究推动成人高校发展是一种重大的必然的趋势。然而,目前成人高校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对科研工作组织领导不力,经费投入不足,科研人才严重流失等许多不尽如人意状况,因此,应采取更新观念,逐步建立和完善各成人高校学术梯队,突出自身特色,设立科研专项基金,切实加强领导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化工街幼儿园成立于1986年,是兰州石化幼教中心下属单位,为甘肃省一类幼儿园,兰州市市级示范幼儿园。幼儿园极为重视QC活动对幼儿园教育教学起到的作用。QC小组曾于2004年获甘肃省QC成果发表一等奖,"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2009年QC成果获全国杯发表赛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本文译自盖文·宾汉姆在2010年春季拉丁美洲货币研究中心会议上的发言.文章认为:对于央行在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过程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目前还含糊不清,这显然不正常.因此给央行赋予一种更加明确和宽泛的维护金融稳定的职权对于央行的正常履职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考虑什么是适当的金融稳定目标,对于不同的责任需要什么样的职权、手段和组织结构;还要考虑央行在保持其行政职能的独立性时,需要哪些机制来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于2005年提出了和谐世界观,而西方学术界则复苏了对世界国家的研究兴趣。作者比较了和谐世界观与亚历山大·温特的世界国家观在思想根源、可期性与合理性方面的深刻差异。在思想根源方面,温特的世界国家观是西方超验宇宙论中逻辑秩序的体现,而和谐世界观是中国内在世界观中美学秩序的体现。在可期性方面,温特的世界国家观基于无政府状态难题具有消除差异的内在倾向,而和谐世界观基于不需要消除无政府状态而主张包容和尊重差异。在合理性方面,温特的世界国家观基于目的论推断的承认斗争将带来世界国家的观点无法成立,而基于过程论的和谐世界观认为,国际关系中的各种过程不仅能成为促使世界从不和谐状态向和谐状态转变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实现行为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顾客资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大战此起彼伏,但就其竞争的根本而言,实质就是对顾客资源的竞争。因此,如何对本企业的顾客资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保护、使用本企业的顾客资产,是电信运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电信运营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更是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储蓄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世界高位,但另一方面,“储蓄不足”问题也较为明显。随着贷款购房者增多,居民用于归还自身债务的被动储蓄增多,资金流入房地产部门,使得其他企业部门获得资金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利用2018年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开展的江西省居民家庭专项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住房套数和房价预期对居民主动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住房套数与居民主动储蓄率显著负相关,房贷支出加大压低了主动储蓄率;房价预期与居民主动储蓄率显著正相关,并且房价预期的影响是异质性的。“一正一负”的作用力不仅吸收了居民当期消费,也透支了未来的居民消费。资金过多流入房地产市场,挤占了实体经济发展资源,造成居民“储蓄率高”与“储蓄不足”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7.
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兰大科技园)于2002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启动建设,2004年9月第二批通过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的评估验收,是西北四省区(甘、青、宁、新)最早设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8.
关于分裂权利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界在分裂主义研究中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基于自由民主的角度,对分裂权利的正义性进行辩护。这些为分裂权利进行辩护的理论大体可以分为自决权理论、基本权利理论和唯一补救权利理论三类。这些关于分裂权利正义性的论述对相关国家的反分裂工作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但中国学界未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这些理论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但在理论上却是反自由、反民主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矛盾和缺乏解释力的。同时,这些理论未能把握分裂主义的本质性要素,即领土的因素,无视这种单方的领土分裂诉求对所在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乃至于国际秩序的冲击;它们也忽视了分裂主义常常表现出来的暴力性和恐怖性以及这种极端政治诉求对人权、和平与自由的践踏;在分裂主义的领土性和暴力性的挑战下,分裂并非解决民族冲突、保护少数权利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对于为何战国时期的列国最终由秦国实现统一,而在近代欧洲的多国体系中反复出现均势这一问题,许田波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与近代早期欧洲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采取自强型改革和聪明的战略,突破制衡逻辑从而实现统一;而欧洲国家则采取自弱型权宜措施和相对笨拙的战略,从而导致均势在欧洲的盛行。作者认为,许田波的论述脱离了欧洲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实践,导致对多国体系中政治行为体之所以奉行不同的行为逻辑产生了误读。战国时期的列国都奉行兼并统一的战略,是因为它们都受到中国大一统观念的引导;而近代欧洲产生的主权观念和均势行为则与欧洲中世纪之后形成的多元化政治格局紧密相关。作者认为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僵硬地套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范畴、概念与观点,而应该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实践出发,体现出创造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分裂主义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系列条件和驱动因素推动的结果。分裂主义产生的前提既有原生因素,也有内外部的次生因素。具体包括地理环境封闭、文化差异、中央权威不足或衰落以及外部势力介入等四个前提。四个前提因素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特别是群体聚居的地理环境封闭、少数群体与主体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央权威的不足或衰落这三个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分裂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而精英势力则是分裂主义产生的驱动因素,它结合分裂主义的四个前提,为了实现国内和国际的支持最大化,利用和操纵领土认同、共有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最终推动分裂主义的产生、发展,乃至于走向国际化。无论是群体聚居的地理因素,群体异质性的文化因素,还是中央权威不足或衰落的政治因素,均不能成为鼓动分裂的合法理由。而对于发生了分裂主义或分裂主义处于萌芽过程中的政治实体,则必须针对推动分裂主义产生的四个前提做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