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9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齐家川示范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家川示范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和技术推广措施。示范区以径流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和特色,建立了集塬面、沟坡、沟道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节灌、补灌相结合的崔沟径流高效利用示范村,搭建了传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节水灌溉、集水造林等新技术措施衔接、组装与集成的平台,提高了地表径流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对黄土高塬沟壑区近年来人工栽植沙棘林的存活、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沙棘适宜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的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栽植;半阴半阳坡的塬边、沟道栽植沙棘纯林效果较好,坡地栽植沙棘与油松、侧柏等乔木混交林时,栽植密度要大,6年后对沙棘进行间伐,以保证乔木树种的生长;阴坡的塬边、坡下部位、沟道适宜栽植沙棘,坡上部位适宜栽植油松。塬边栽植沙棘可以作为封山禁牧的绿篱。  相似文献   
3.
高源沟壑区阴坡集水造林时,采用水平阶、鱼鳞坑和不整地3种整地形式,对油松纯林、油松×沙棘混交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阶整地形式下,油松×沙棘混交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干径、都闭度最高;水平阶整地费用最高,其次为鱼鳞坑.在劳力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可采用鱼鳞坑整地形式造林,以保证苗木成活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通过标准样方法进行树高、冠幅、胸径、保存率调查,采用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确定各树种的综合指数与评价指数,研究了黄土高塬沟壑区主要水土保持造林树种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①山杏适宜在阴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②侧柏适宜在阳坡、阴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③油松适宜在阴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④沙棘适宜在阴坡、阳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⑤刺槐适宜在阳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⑥杜梨适宜在阳坡栽植;⑦狼牙刺适宜在半阴半阳坡、阳坡栽植;⑧油松+沙棘混交林适宜在半阴半阳坡、阴坡栽植;⑨侧柏+沙棘混交林适宜在半阴半阳坡栽植。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母树龄、不同插穗粗度、不同扦插时间及对插穗用不同激素处理等方法,在甘肃省庆阳地区进行了沙棘嫩枝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沙棘嫩枝扦插生根率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条采集时应选择3~8a母树当年生粗度为2.5~3.5 mm的半木质化枝条,扦插前用100 μg/kg的ABT 1号浸泡插穗基部2~3h的生根效果最好;适宜的扦插时间为6月10-30日,这时生根率高,移栽后苗木长势好,成活率高,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6.
根据砚瓦川流域产汇流规律、地下水埋藏深度、雨洪径流资源利用目标、经济发展方向及开发目标,分上、中、下游3个区分别选取典型村进行了径流高效利用模式建设:上游雨洪径流高效利用模式,地表水利用率由2.95%提高到30.49%;中游庭院集水草畜转化模式,地表水利用率由1.07%提高到17.98%;下游河川径流利用模式,地表水利用率由1.27%提高到50.7%.上、中、下游径流高效利用的重点和方式各具特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同一集水区宽度、同一集蓄比、不同播种方式下,对牧场草、红象、传奇、球道、优美、老芒麦、披碱草、杂三叶进行集水种草试验,观测蓄水区的土壤含水率,及牧草出苗率、适宜性、产草量等,经对比分析表明:高塬沟壑区荒山种植的首选草种是牧场草,披碱草、老芒麦、优美可作为辅助牧草与其他产量高的牧草混播,而杂三叶不能在天然草场改良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资料和黄委西峰水保试验站60多a观测资料,确定甘肃省黄土高塬沟壑区调水保土效益指标参数,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以1979年为基准年,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计算了甘肃省高原沟壑区3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调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年均增加入渗量为1 484.33万m3,年均增加拦蓄径流量和拦蓄泥沙量分别为1 161.6万m3和184.4万t;淤地坝年增加拦蓄径流量为23.04万m3,拦蓄泥沙量为15.39万t。沟头防护工程减轻沟蚀的保土量为60.92万m3;淤地坝年均增加保土量为8.9万t。年均减少雨季径流量5 076.6万m3,增加旱季径流量48.6万m3,从而减轻了洪灾和旱灾。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主持 ,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承担的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泾河、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于日前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的验收。该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 ,全面调查核实了泾河、北洛河流域水保措施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 ,利用水保坡面措施减洪指标体系和洪水输沙统计模型对两流域坡面措施的减洪减沙作用进行了计算。该研究以“水保法”为重点 ,利用“水保法”和“水文法”两种方法 ,分析计算了两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在不同年代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