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1篇
水利工程   3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设计洪水的计算精度,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地区综合公式推求设计洪峰流量。在西双版纳及周边区域内选取了10座水文站作为地区综合分析的参证站,提出了考虑流域面积、暴雨量、地形条件等多因素的地区综合法,并利用幂函数回归分析与最小二乘法推求出不同地形条件下设计洪峰流量的二元幂函数公式。结果表明:考虑多因素的地区综合法较考虑单因素的地区综合法计算的洪峰流量均值、C_v最大误差分别下降了约52%,8%。这是因为多因素地区综合法中考虑了暴雨及地形条件这两个影响洪峰流量的主要因素,使得其计算成果更具合理性。因此,利用考虑多因素的地区综合公式推求西双版纳地区设计洪峰流量更加合理,可提高计算精度。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其他无水文资料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流域水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滇池流域多水源联合调度构建流域健康水循环的总体框架。基于滇池流域相关区域的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结合区域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滇池及其入湖河流生态景观等对水资源需求,采用MIKE BASIN作为技术工具,研究了滇池流域多水源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水系连通的工程方案。在保障滇池生态修复补水和昆明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前提下,通过外调水、本区水、城市再生水的多源水联合调度,构建了滇池流域"清水入湖、中水回用、清污分流"的健康水循环模式,以便削减滇池入湖污染负荷,支撑滇池水质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把握新时期农业灌溉发展面临国家扶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气候变化导致热区扩大等机遇发展高原农业,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立体地形和气候差异、工农业生产与河道生态争水等问题,通过对云南省各水资源四级区套县的高原农业灌溉现状调查分析,研究了云南省农业高效节水减排与生态节水型灌区工程布局、分区农业灌溉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灌溉定额的分区管理、农业节水管养机制建设等重点领域。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云南省四大板块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洱海流域现状工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从保护洱海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洱海水资源的短缺及其与大理州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指出从外流域调水补充洱海水资源的必要性和“引漾入洱”工程建设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5.
省会昆明市所在地滇池流域水资源极度紧缺,为了满足昆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除了完善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兴建清水海引水工程、推进滇中调水工程建设步伐等外流域调水工程措施外,构建"云、松、滇"联合调度工程系统是近期内的主要水资源实施方案.该系统包括云龙水库、松华坝水库、滇池及未来的清水海等主要水源点,以及支撑系统正常调度运转的云龙水库下游农用水灌溉替代工程及末端调节水库等,工程系统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洱海流域综合治理任务艰巨,未能形成有效、完善的入湖河道综合治理体系,流域管理不能适应入湖河道治理及洱海保护的客观要求,入湖污染负荷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为此,开展了洱海入湖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研究,从建立流域管理机制、构建完整防洪体系、打造清水通道、增加入湖清水量以及削减入湖污染物总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洱海流域管理体制、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入湖河道生态治理、流域生态建设以及灌区高效节水减排等五大类工程,规划治理河道长度201.32 km,同时还规划新建286.04 km堤防或护岸工程,对35.92 km的河道进行清淤,对15.66 km河道的已建堤防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7.
通过线性相关分析把设计站水文短系列插补延长为长系列后,长系列被均化、离散系数Cv值变小、不能完整反映实际水文特征,这是工程水文分析存在的不足。本文考虑在线性相关的基础上,以正态分布特性反映相关数据点群偏离(偏值)线性相关线近者密、远者疏的通常特点,在线性相关方程中考虑偏值项,偏值反映出相关分析的两个站流域内降水场次大小不一、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下垫面条件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对应关系的偏离。解决了线性相关插补延长分析多年来存在的缺陷,使插补延长系列较好地反映实际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主城区大观楼站暴雨主要发生于5—8月份,6、8月较明显(各占1/3),5月稍弱,重现期1~100 a的10~180 min的暴雨衰减指数0. 761~0. 821。"7·19"大暴雨是滇池流域近90 a间最大日降水量,昆明站实测洪峰87. 5 m~3/s,现状洪峰为114 m~3/s,暴雨洪水约为30年一遇。滇池入湖洪水由陆地洪水及湖面暴雨组成,以湖面显著(占42%~56%),盘龙江次之(占9. 5%),主要发生在7、8月份(占61%),两个月出现的概率差异不大; 5、11月发生的概率最低(分别仅占3. 0%、0. 7%),滇池入湖洪水历年基本具有一致性。为滇池防洪的地区协调、分时段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1曲靖经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云南省曲靖市经济区(特指麒麟、沾益、陆良3个区县的南盘江沾曲陆段)区域内人均水资源量892m^3/人,仅为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7.8%,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0.2%,属水资源紧张地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41.7%。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与全国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工业强省倍增计划”等的发展战略,以及曲靖市提出“珠江源大城市”和“曲靖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城市生活和工业需水量将快速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南盘江上游的曲靖经济区水资源配置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近45年元江干热河谷灌溉需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世祥  李远华  何大明  李靖 《水利学报》2007,38(12):1512-1518
基于元江、巍山及禄丰3个站1955~2000年的逐月气象数据及作物种植、农业耕作等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近45年来的干湿变化及农业灌溉需水量转折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元江河谷的气温下降、降水量增多、湿度增大,导致ET0显著降低,干湿指数、水稻及农业综合灌溉需水定额都呈下降的趋势。元江河谷的气象因子转折变化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初和80年代末,而农业综合灌溉需水定额的转折变化期则在90年代初与气象因子的第二个转折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