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梁胜 《当代经济》2003,(12):34-34
据<中国财富报告>一书披露,"中国金融资产的情况是,国内金融资产总量是20万亿元,有30%左右的城市居民拥有近80%的居民金融资产,其中近一半又被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富人"群体的出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由于经济占有的不平衡性,贫富悬殊的差距形成了"天壤之别",由此,社会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仇富"心态在一些地区、一些人身上滋生暗长.2003年,中国连续发生了亿万富豪"非正常死亡"事件.2003,成了中国富豪的"黑色流年".  相似文献   
2.
3.
2003年9月7日,传奇企业家乔金岭没有任何先兆地突然离世了。在世人的一片惊愕中,一位福布斯富豪的生命嘎然而止。一时间乔金岭生前身后的万贯家产随着他的离去而骤然间倍受观注。他生前创下的河南黄河实业集团(现名为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也曾一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相似文献   
4.
与李海仓。王均瑶等人相比,乔金岭突然去世时.儿子乔秋生的接班似乎一切”顺理成章”,明显缺少外界对前者类似的期待和悬念。而在继承父亲家业之后.乔秋生对黄河集团的远景目标更加明确.并在主业之外采取了更加保守的发展策略.行事谨慎而低调,这一点从他“继位”后外界为数不多的报道就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领导人就好比是企业的“指挥棒”,是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者和实现企业目标的指挥者。企业的领导人突然发生变故时,企业的“指挥棒”由谁来接手?而继任者接手后通常也会面临许多问题,他是否经历过有计划的培养对完成企业的平稳过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3年,对于黄河集团来说,充满悲情,原集团董事长53岁的乔金岭突然自杀。创始人和精神领袖的离去,使得整个集团笼罩在一片阴霾中,黄河旋风股票也一路走低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十月的一天,从河南省长葛县乔黄村大步流星地走出一位年轻农民。他瘦高个子,赤脚穿着一双布鞋。瑟瑟秋风不时掀起他那单薄的衬衫,拍打着他黝黑强健的肌肤。他没有感觉出些许寒意,因为他心里正燃着一团火,他的兜里装着刚刚借来的3000元钱,他要用它筹建长葛县第二化工厂。他异常兴奋,创业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这个年轻人叫乔金岭。二十三年后的今天,他奇迹般地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光荣地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河南省工商联副会长。他创建了并领导着河南省最大最强的民营科技企业———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富人     
《科学投资》2003,(10):12-13
  相似文献   
9.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3,(11):72-73
不同版本的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乔金岭虽为河南首富,但是其近年领导下的黄河在商业上已走向了保守、封闭和落伍  相似文献   
10.
程欣乔 《科学投资》2003,(12):20-21,34-35
2003年9月7日,河南首富、上市公司黄河旋风(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600172.SH)的实际控制人乔金岭突然死亡。为什么乔金岭在贫穷困厄、创业坎坷之时尚且热爱生命,而在他富有、声誉日隆、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却要突然弃世而去?中国富豪的脆弱性,包括他的财富的脆弱性、意志的脆弱性、生命的脆弱性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