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8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曙光 《新财经》2004,(2):36-36
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中的接管主体和接管对象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事件     
《资本市场》2006,(9):16-17
<正>加息再释紧缩信号为了抑制当前投资增长过快和信贷投放居高不下的形势,宏观调控再度出招。人民银行作出加息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进入8月,有形之手逐渐发力,五部委联手清理1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国务  相似文献   
3.
卓毅 《电子财会》2005,(10):47-51
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自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以来,从投资者的立场观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仿佛成为上市公司的自助餐,提多提少全由己,存在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以投资参股南方证券的数家上市公司为例:2003年的年报显示,同为南方证券的股东,在南方证券2004年初被证监会、公安部、深圳市政府联合工作组接管后,它们对南方证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存在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4.
张蓓 《财会通讯》2008,(1):113-114
2004年,南方证券、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汉唐证券、云南证券、闽发证券、辽宁证券8家证券公司被行政接管或被其他券商托管,堪称券商的“托管年”。仔细剖析不难发现,这些券商都存在挪用客户巨额保证金、营业部违规经营、总部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与经纪业务之间存在严重越权行为、风险业务管理失控、业务基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如国债回购套做、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刊》2005,(8):7-7
南方证券被接管、数家券商相继倒闭之后,券商行业整体亏损的问题日益严重。国务院券商问题处置小组成立之后,初步确立了两年内解决证券公司风险的时间表。业内人士预计拯救券商的行动将依照券商的经营绩效区别对待,证券公司的前景可能出现三分天下的状况,即1/5死亡、1/5重组、1/5救活。近日银河证券获得国资控股的汇金公司数十亿元出资,标志券商重组大幕已经开启。  相似文献   
6.
南方证券被接管之后,各种传闻铺天盖地,最近两个月以来风声渐渐平息,但人们都知道中央有关部门已经正式介入到对南方证券的调查,平静的背后,风雷隐现。  相似文献   
7.
任健 《新财经》2004,(2):24-35
南方证券沉疴十年,终以阚治东的离任为爆发点,进入史无前例的“接管时代”——这对中国证券市场而言,也是史无前例。 值得注意的是,接管组中不仅有证监会、深圳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人员,还有公安部人员,而接管“宣言”更明确表明,南方证券“违法违纪”。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何人违纪?何人违法?何时违法——历史是否会被“倒述”,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一切都被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以蓝田股份和银广夏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还是三九集团、中航油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抑或是南方证券等金融机构,它们的毁灭或危机无不成为失控的“标本”。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并非毫无管制的烂摊子,有的甚至还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内控制度,但其关键环节的风险却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连证券公司被责令关闭.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华夏证券报出巨亏.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开始集中暴露。许多证券营业部出现上亿元的大案.意味着一家营业部出事.可能会吞掉整个公司的利润。证券营业部的风险控制问题.急迫而又现实地摆在面前。证券公司营业部如何加强内控建设.强化内控职能.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化解经营风险.不仅是监管机关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证券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宋永刚 《商》2014,(29):148-148
2004年,由于管理混乱、内控不力、经营不当、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南方证券被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实施行政接管。由于这一情况,10家投资于南方证券的上市公司分别就与南方证券相关的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并进行了相关的信息披露。然而,这10家上市公司针对同一事项的会计处理却大相径庭,这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强烈关注。本文对这一案例反映出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