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孔子的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并且反映其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总体说来,孔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藏富于民与利民的思想,经济活动服从道德规范的重义轻利思想,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尚俭思想和先富后教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富了做些啥     
瑞士是世界上较富裕的国家,可是在这个富有的国度里却很少看见奢华的现象.这里,城市里的大多数建筑既没有靓丽的外形,也没有豪华的门面.若不经人指点,很难看出哪幢建筑是政府大楼或世界知名企业总部.这可能与其建筑风格有关,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崇尚俭朴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3.
徐新 《消费经济》2011,(1):92-95
孔子开创的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主导形态,其消费伦理思想独树一帜。对这一道德文化资源的分析和阐述,包括了"道德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儒家主张尚俭去奢;在"消费行为模式"方面,则是依礼而行。儒家消费伦理思想,为社会消费生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指导,对于今天建立新型的消费伦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芳 《黑河学刊》2012,(9):134-136
尚俭"教育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中很早就提出并阐发的一个思想。中华民族世代思想家对"尚俭"思想的论述和升华中,逐渐揭示出了"俭"与人的培养和教育的密切关系,"俭以养德",即只有通过"尚俭"教育,才更有利于培养和塑造人的高尚道德品质,才能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志向、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由俭,败由奢",这不能不说是历代思想家们对其人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昭然揭示。倡导"尚俭"精神并非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及消费原则相"二律背反"的。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尚俭"精神置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进行认识和实践,这是客观地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和实践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然观、物质条件下中国古典华服结构研究的格物致知命题,是对中国主流传统服饰史论的补充与丰富。文章以考据学的实证方法为依据提出了中国古典华服“布幅决定结构形态”和“敬物崇俭”的“十字型平面结构”理论,阐述了这种传统自然哲学观支配下大中华民族服饰共同基因和多元表征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6.
岳学鲲 《中国财政》2012,(16):47-48
用一句话来提炼财政人的核心价值观、打造财政精神之核,确实非常有现实意义,也体现了财政部党组领导的宽阔战略视野。开展提炼"财政精神"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总结或提炼出经典的词语,而是要通过财政精神的总结提炼过程,促进财政干部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并将财政精神体现到今后的日常财政工作中,所以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