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从世俗的角度评价企业家,不是看他救国救民的魅力,而是看他个人魅力、世俗的魅力。就是说,你善不善于沟通、是不是有娱乐精神《中国企业家》:能否给“企业家的公众形象”下个定义?张文魁:企业家的公众形象也可以做出一些概括:公众对于企业家的才干、品德和个人魅力的综合认知和整体反映。  相似文献   
2.
肖垒 《房地产导刊》2011,(7):104-107
中国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信念努力拼搏,有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一番:他们中有的入洪门,远走他乡以求救国救民之道,有的走实业救国之道,还有的凭着鼬撇着慈善事业……也有的人认罪悔改,转而求向上帝…-一  相似文献   
3.
人奶朱学勤     
或许.自20世纪以来,除了胡适可以被称为真正的自由主义之外.今天就要算在思想学术彝和“文化知识界”中闪烁着夺目光彩的朱学勤了。虽然纯学术原本不涉及政治.但在中国知识界.一切理论都被打上了“救国救民”的深刻烙印。这是惯性使然.也是知识分子绕不开的一个坐标.朱亦如此。要想启迪心智.就必须抛开艰涩的理论.以“行而下“的叙述方式广而告之。  相似文献   
4.
平凡 《中国企业家》2014,(3):129-129
“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的一群;最后,他们却成了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的一群。”这是中国现当代史历史学家杨奎松,在其新作《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前言中的一句慨叹。  相似文献   
5.
刘长允 《走向世界》2016,(6):100-101
五四运动~[1],思想新潮涌,大钊~[2]、独秀~[3]鼓新说,救国救民,科学民主可作舟;The May Fourth Movement~[1]introduced new ideas,bringing up Li Dazhao~[2]and Chen Duxiu~[3]the major pioneers;to save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in trouble,only science and democracy can be reliable.~[1]五四运动:即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及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孙军 《产权导刊》2011,(7):70-71
古老的大中华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社会,加快了人类的文明进程。然而在1840年,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入侵和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衰败,古老的大中华失去了为人类创造奇迹的机会,人民也没有了民主权利。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起抗争,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石党云 《魅力中国》2010,(34):116-117
毛泽东自小博览群书,但很不喜欢经书,却尤其喜欢那些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故事。有一天毛泽东在小说读到的故事在现实中发生了,长沙饥民暴动、哥老会反叛、“吃大户”运动,一个个震撼着毛泽东。青年毛泽东读书更加努力,政治意识逐渐提高,在读到一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后,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相似文献   
8.
88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纪元,热血青年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谱写了救国救民的青春篇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现在我国正处在逐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刻,为市场经济提供智力服务的资产评估行业的未来就寄托在青年身上。今天,对资产评估行业首届全国十佳和优秀青年评估师的表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父亲.母亲我父亲彭湃,1896年出生于广东海丰县一个大地主家庭。祖父很重视对他的教育,1917年父亲东渡日本留学,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日本接受了马列主义和许多进步的思想,并经历了"五四运动"。1921年,父亲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曾经致力于办教育、办报纸,但后来决心放弃无谓的笔战,而下定决心到农村去开展实际的革命运动。1922  相似文献   
10.
石海娥 《光彩》2014,(7):28-32
正"海归"创业风潮的袭来,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和思考1999年,"海归"一词首次被提及。2002年,人民网对"海归"一词有了全面的解释:"海归"是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由此,"海归"一词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词汇。但事实上,100年前,中国早已出现了首批"海归",容闳、詹天佑、蔡元培这些第一代中国"海归"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归国,这些"海归"中多数人选择进入政府机构或高新领域一层宏图,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