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58年1月24日,英美两国科学家成功地使两个氢原子相撞,产生了第三个更重的原子,从而产生出更大的热量,这些原子温度上升到1亿度,也就是氢弹爆炸时产生核聚变的温度。而47年后的今天,对于中国的风险投资界来说,2005年1月24日和4月21日,中国外管局出台的两个通知,就像两个产生核聚变的轻原子一样,释放着一股强大的能量,使得VC们难以“度日”。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州中部利佛摩尔“国家点燃实验设施”(NIF)耗资12亿英镑,进行一次核聚变实验,在地球上制造人造太阳,实验预定将于2009年春天完成。如果成功,实验将标志着迈向建造核聚变发电站的第一步,为全球提供几乎无限量的能源。  相似文献   
4.
长期的能源供应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枯竭,以及化石燃料的消耗会产生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迫使人们极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人们已研发高新技术从太阳提供的辐射中获取热量、电力等可再生能源,但距离满足我们的需求还相差很远。拓展未来能源供应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增加核能的利用。这种拓展可能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以铀为燃料的裂变反应堆,世界上已经建成了不少这样的核反应堆电站。裂变堆最大的问题是产生高放射核废料带来的安全风险,世界上已发生几起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电工业》2010,(9):15-15
灾难大片《2012》里有一个庞大的、多国合作完成的“诺亚方舟”计划,承载着人类继续繁衍生存的希望。现实中,国际间确实有一个多国合作计划,只不过在这个计划中,多国合作建设的不是“诺亚方舟”.而是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相似文献   
6.
刘洪 《中华商标》2012,(4):28-29
正今年的4月26日,我们将迎来第1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方网站公布了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天才创新家"(Visionary Innovators)。近来世界知识产权舞台上可谓精彩纷呈,大牌手机生产商之间的专利诉讼大战,国内外知  相似文献   
7.
《中国核工业》2011,(12):7-7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制造的首件中国产品“ITER环向场(TF)超导导体”近日已正式交付启运。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简称ITER中国执行中心)于10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担任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9.
周再宇 《网际商务》2011,(10):52-53
PPTV快女真人秀只是PPTV网络电视实施“核聚变”战略的第一步,PPTV希望在电视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网络电视化,拥有优质的内容,让受众“闻风而来”,进而将巨大的流量变现,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11,(10):74-77
在陕西西安,有一家高科技创新企业仅仅成立八年,就为国家做成了两件事、走出了一条路:第一件事,研发并生产出低温超导线材,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供货;第二件事,自主研发并生产出了航空用3种新型钛合金,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关键材料的封锁;同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实验室科技成果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