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济南泉城路西段路北有一条不长的街巷,叫鞭指巷。鞭指巷北端街西有9号、11号两座大院,当地人称"状元府"。你道这状元府的主人是哪位?就是陈冕。  相似文献   
2.
《现代班组》2008,(3):53-53
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生聪慧,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见他才华横溢,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从小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请求皇上为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亲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准允所奏。当朱耀宗向娘述说了立  相似文献   
3.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在唐朝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上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后来人们觉  相似文献   
4.
乾隆在殿试时,曾给举子们出了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要求在场的举子们对出下联。其中一名举子想了想就说:“我对不上来”。别的举子们还在苦思冥想时,乾隆就点了那个说对不上来的举子为状元。场上举子皆惊愕。  相似文献   
5.
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  相似文献   
6.
对策,本来是个褒义词。科举时代,状元的殿试答卷,因其多为回应皇帝提出的治国安邦之类的问题,故又称对策。笔者就见过中国留存的一份对策,是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答卷,其情其论其文其书,无一不叫人拍案称绝。  相似文献   
7.
翁同龢在晚清史上声名显赫,他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然时人称之为"人参状元",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时年23岁。嘉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后因违背明世宗意愿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杨慎有《升庵集》81卷,遗集26卷存世。书法宗二王,王世贞称:  相似文献   
9.
榜眼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榜眼之名要晚于状元,实际上,榜眼这一名称与状元、探花一样,都是民间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在朝延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