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永 《中国市场》2008,(20):19-20
请领导题字有一个特点——隔级题写。比如县里很少请市里领导题,因为这两级经常接触,体现不出权威性;但级别也不会相差太多,否则就"够不着了";获得者对这种题字捧为至宝,有的专门镶成巨匾,有的将其放进史料馆。山西省粮食局在该省永济县五老峰专门修建了一处"粮神殿",将官员们的题词刻在石碑或牌位上,与神像一起供奉;字后有人,人后有权——这就是地方官员趋之若鹜地请领导题字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润笔一词的文化蕴含义看似是一种双关或委婉的修辞手法,实则是古代文人避讳提钱、自视清高的文化心理的显现.唐宋时期文人地位提高,为文受谢之风盛行,收取润笔这一重要的社会活动透视出当时文人的生存状态及品格操守.  相似文献   
3.
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是最高的,他们中很多人以润笔为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获取润笔的形式也较多,主要有为朝庭或官府写公文、为他人撰写墓志铭、办书会以及为人写作其它应用文等.  相似文献   
4.
刘继兴 《理财》2014,(3):100-100
在《隋书·郑译传》中有一则记载关于稿酬的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为“笔杆子”,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此后,稿酬就有了“润笔”的称谓。  相似文献   
5.
这两年承蒙“店主”小洪先生的热情和鼓励,陆续在《茶座》上写了一些文章,虽不是每期都写,倒也是常看常写。对这些文章,有读者来信(Email)称好的,也有同行认为我的文章写得有些沉重(我院的周勤教授就是这种评价——一笑)。虽然我一直认为《茶座》的文章可以轻松活泼,但不能流于鸡毛蒜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诗以明志。诗人写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胸怀、志向、思想和感情的,从来也没有人听说过以诗歌卖钱的。作书、作画却不然;接受润笔。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晋时虽有顾恺之瓦棺寺画维摩居士神像,敛钱百万。王羲之为山阴一道士抄写《道德经》,收一笼鹅。但不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7.
润格趣话     
日前.洛阳市某汽车销售公司出纳员张某从出租汽车驾驶员杨文涛手中接过6万元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