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8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59篇
财政金融   12084篇
工业经济   675篇
计划管理   3472篇
经济学   4082篇
综合类   1824篇
运输经济   89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4478篇
农业经济   544篇
经济概况   4058篇
信息产业经济   40篇
邮电经济   3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813篇
  2014年   1771篇
  2013年   1799篇
  2012年   2419篇
  2011年   3116篇
  2010年   2314篇
  2009年   2521篇
  2008年   2861篇
  2007年   1473篇
  2006年   1349篇
  2005年   1405篇
  2004年   1451篇
  2003年   1407篇
  2002年   969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2.
3.
特殊体质受害人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对其遭受的损害进行赔偿时也有一些有异于常人的特性。当前,我国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救济面临着法律规范缺失的困境,由此,对责任构成的掌控存在不确定性,从而难以对这类特殊人群进行有效合理的救济。为了能有效合理的填补这类特殊人群所受损害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现行立法应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及立法经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归责原则与责任构成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发展最快的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强调:"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2020年4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当前传统外贸受到疫情较大冲击,必须更大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  相似文献   
5.
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十九大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教融合的文件与政策,其中税收优惠对激励产教融合发展尤其重要。文章对近年来一系列产教融合税收优惠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及抓好落实税收优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通货膨胀,我国也不例外。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存在是有着独特的背景与原因的。近几年我国央行大多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然而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中的作用呈现出弱化状态。因此,当前的通货膨胀抑制方案中不能只单单依靠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8.
9.
用一般性的或传统的理论与模型来分析当前中国A股"牛市"结束了,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个人观点。这种观点既解释不了当前中国A股之实际,也左右不了股市之预期。A股"牛市"真的结束了吗?最近,瑞银首席策略师陈李在研究报告中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陈李的报告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上,以流动性推动的牛市暂时告一段落,之前低估的A股大型股已经达到"合理水平",未来期待盈利改善推动中国股市上涨、他认为,过去两个月推动资金入市的一些重要动力,包括散户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