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3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求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取决于资源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取决于需求结构,而需求结构取决于收入水平。区域间相近的收入水平导致各区域内的需求结构具有相似性,这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提供了可能,政府的非市场化行为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政府的非市场化行为限制了区域外的需求和供给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迫使区域内需求结构被动地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也只能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偷生。  相似文献   
2.
自然经济模式下,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十分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低,交流范围狭窄,因此,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得以较好地维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国家确立了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后,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带来了前所来有的冲击,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技术手段来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为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便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陕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经营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条件,但由于受自然经济传统约束,广大农民缺乏市场经营意识和经营经验,加之缺乏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程度低,现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要创建陕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必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地方政府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组织专业协会,发展龙头企业,完善特色农产品技术服务支持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后商品化处理,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品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4.
王文圣 《经济导刊》2007,(11):251-252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西方各国对中国实行所谓的"协定关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洋货因此大量涌来,更由于西方各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规模生产效益,对中国的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乃至刚刚兴起的中国新式民族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开展的并付诸实施的关税改革是中国民族经济中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5.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消费者权利是基本的人权,它的保障依赖于其背后的经济形态。与封建社会相伴随的自然经济没有消费者权益概念,计划经济不能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只有市场经济才使消费者成为“上帝”。而新经济又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企业改制的大潮把一大批下岗职工推入了再就业的大海。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人们形成了较为保守的思想。而习惯于捧“铁饭碗”、拿“固定工资”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一旦下岗,便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为了谋求生活而托亲找友,有的因求职心切,疏于对对方的了解,使自己闯入了进退两难的“红灯区”,有的因缺少知识,轻信大街、小巷招工广告迷人的宣传,使自己受骗上当。  相似文献   
7.
王华华 《价格月刊》2009,(11):33-36
种种资源利用问题根源于资源价格问题,理论上尚未解决的资源价格形成和构成问题是资源价格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通过对资源内涵和外延的明确,提出资源经济学研究对象应该是自然经济资源.在此基础上.研究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过程,即发现、占有、开采、维护和保障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而指出,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是由其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由劣等条件下的个别劳动耗费决定.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价格理论同地租理论并无根本性冲突却更容易解释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鸣 《南开经济研究》2007,(2):93-106,152
日本的封建社会是以一定的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起点的,"幕藩体制"所特有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兼容的二元结构体制和等级制度为封建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在"幕藩体制"下,人口、耕地和生产力的发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促成新兴专业化商人的出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散,新兴专业化商人逐渐向土地经营者和手工业经营者转化,在此过程中,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渗透并瓦解;同时,"幕府"和各"藩国"则由于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而分别制定、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幕藩体制"所发生的结构和制度上的变迁为明治维新后的市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汉代的古典借贷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汉书·食货志》),这是人们常常引用的汉代高利贷史料。通常认为,这种借贷与一直延续到近代农村中的封建高利贷没有什么不同。但笔者以为,在汉代发达的古典商品经济土壤上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与封建高利贷异质的。试申述如次。  相似文献   
10.
一、市场化的必然性 中国历代有重农抑商的传统,所以自然经济有深厚的根基。如果生产只为自己而很少或者不为交换进行,则必定是分散的而且水平低。大到一个国家,如果生产只在封闭中进行,同样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中国是一个大国,长期以来主动或被动的只在内部进行生产和交换。相比较而言,西方小国林立,特别在早期城邦国家更多,如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这些国家面积小、资源不全,迫使它们必然进行对外的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就相对薄弱,从而允许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中国在明朝末年也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封建势力非常强大,所以很快被扼系了。西方近代的革命是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所以能很快的走上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周近代的革命却是由社会危机引发的,即使革命成功,也缺乏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缺乏市场观念。新中国建立后,生产力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此发展是在计划经济下取得的,所以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中场经济的意义非常重大。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自然形成的,而且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和完善;世界上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市场经济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中国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市场经济并列出了一个时间表(2000年初步建立市场经济,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但事实表明。这条路走得很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