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59篇
财政金融   10709篇
工业经济   552篇
计划管理   2371篇
经济学   3636篇
综合类   1401篇
运输经济   64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443篇
农业经济   337篇
经济概况   33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1438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1994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1937篇
  2009年   2077篇
  2008年   2315篇
  2007年   1122篇
  2006年   919篇
  2005年   952篇
  2004年   1300篇
  2003年   1119篇
  2002年   791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517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2.
3.
4.
5.
孙金波 《科技和产业》2021,21(4):284-289
国产某型民用通勤类飞机为了取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型号合格证,机上座椅需进行设计更改并补充进行应急着陆情况下的动态要求符合性验证.通过对适航条款及相应标准的解读,研究了基于动态试验的航空座椅动态要求适航验证技术,其主要包括座椅动态性能基本要求、试验构型及工况筛选、试验规划、合格判据和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结果表明,该型机旅客座椅满足适航规章对座椅的动态性能要求.该项旅客座椅动态性能试验的成功为型号取得EASA型号合格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型飞机也即将成为第一个取得欧洲型号合格证的国产飞机.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通货膨胀,我国也不例外。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存在是有着独特的背景与原因的。近几年我国央行大多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然而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中的作用呈现出弱化状态。因此,当前的通货膨胀抑制方案中不能只单单依靠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8.
9.
用一般性的或传统的理论与模型来分析当前中国A股"牛市"结束了,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个人观点。这种观点既解释不了当前中国A股之实际,也左右不了股市之预期。A股"牛市"真的结束了吗?最近,瑞银首席策略师陈李在研究报告中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陈李的报告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上,以流动性推动的牛市暂时告一段落,之前低估的A股大型股已经达到"合理水平",未来期待盈利改善推动中国股市上涨、他认为,过去两个月推动资金入市的一些重要动力,包括散户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