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11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64篇
财政金融   13525篇
工业经济   1266篇
计划管理   6941篇
经济学   5089篇
综合类   2189篇
运输经济   419篇
旅游经济   28篇
贸易经济   5910篇
农业经济   1309篇
经济概况   4908篇
信息产业经济   66篇
邮电经济   8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626篇
  2015年   1061篇
  2014年   2365篇
  2013年   2460篇
  2012年   3276篇
  2011年   4023篇
  2010年   3081篇
  2009年   3150篇
  2008年   3667篇
  2007年   2368篇
  2006年   1777篇
  2005年   2311篇
  2004年   1918篇
  2003年   1796篇
  2002年   1360篇
  2001年   1043篇
  2000年   996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2.
3.
2014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71号).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统筹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大量资产闲置和 "沉睡".与此同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新型经营主体对闲置的农田、农房、山林等各类农村产权的需求逐渐增加,建立健全信息互通、交易联动、资源共享、开放规范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从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做好基础性、实操性等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为实验室提供保障和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下,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是,通过对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有较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对于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控也不够全面。 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建议通过规范核算体系的方式,来全面加强会计工作的质量,降低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粮食流通以及经济改革中,农发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这其中会计核算就是重要的控制分析措施。随着当今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农发行会计内部控制也就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探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基层农发行会计工作规范优化研究,希望本文的论述可以为农发行更好更快的经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银行信贷供给诱导有效性及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会计准则规范影响的协调性。研究发现,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资本监管规则实施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具有显著诱导有效性,但已发生损失模型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此具有削弱作用,其削弱路径主要来自会计信息的风险信号传递调节效应,与资本约束中介效应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银行,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银行、以市场景气度较高小微企业为主要信贷投放对象的银行,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监管诱导有效性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削弱效应,显示提高相关制度协调性并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通货膨胀,我国也不例外。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存在是有着独特的背景与原因的。近几年我国央行大多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然而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中的作用呈现出弱化状态。因此,当前的通货膨胀抑制方案中不能只单单依靠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