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段时间,江苏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老板徐建荣很心烦:宜兴64位知名陶瓷艺人的姓名集体遭他人注册为商标和专属域名,其中绝大部分是方圆公司的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的紫砂名人,他们频繁收到各地传真或电话骚扰,对方要求他们出钱"回收"自己的姓名标识和网络域名的所有权、使用权,令他们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2.
品鉴     
《山东企业管理》2010,(1):78-79
青年陶艺家汉方(原名韩防),男,1972年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自2001年开始从事专业陶瓷艺术创作及研究,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会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人物档案刘胜利,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1996年设立寓公佑陶艺坊工作室。小小工作室,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已成为众多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引擎。传统陶瓷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和艺术属性,完全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形成全新的陶瓷创意产业。本文简要追踪、观察我国陶瓷创意产业发展进程,引发进一步推动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陶瓷创意产业的陶艺推广中国是全球公认的陶瓷文化发源地,陶瓷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博大精深中国陶瓷艺术,在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熊熊窑火,燃烧千年,烧铸出了举世闻名的璀璨文化,打造出了一座金子般的城池一一景德镇。在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景德镇不仅"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而且孕育出无数陶瓷名家。他,虽然并非诞生在瓷都,但自出生起便离不开那片神奇的土地,"周国桢"三个字也同时被打上"景德镇"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刘文镇  黄仪 《中国品牌》2008,(6):136-137
千年窑火铸精气,泥土开花赞歌飞。陶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红色,是中国人的色彩,高贵、华丽、热烈、吉祥。千百年来,在众多色彩斑斓的瓷器中,惟独没有中国人最为喜爱的大红色高温红釉瓷,烧出大红色陶瓷成为世界陶瓷史上的一道千古难题,更是历代能工巧匠们的梦想……在春夏交替之际,本刊记者来到中国瓷都德化,走访了青年陶艺家、工艺美术大师徐少东,在这里记者看到了"釉色鲜红,艳而不媚;胎体洁白,晶莹剔透;玉如凝脂,足显珍贵"一种被业界称之为"国之瑰宝,千年珍品"的"富贵红"高温红釉瓷,它的成功烧冶和跃然面世,填补了国际陶瓷史上的空白,在中国陶瓷大现园中独树一帜,成为人们馈赠、收藏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7.
这里吸引着几乎全世界的陶艺家,其中不乏顶尖的陶艺艺术家。这是陕西渭北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子,小到在世界地图上都找不到,但却吸引着几乎全世界的陶艺家,其中不乏顶尖的陶艺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徐国栋 《魅力中国》2013,(34):88-88
我国现代陶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从大众最初所持有的对现代陶艺的蒙眬意识,到200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也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个春秋。这期间的坎坷和艰辛,只有那些做陶人才能独自领会。陶艺一直以来都是划入工艺美术的范畴,哪怕你的作品做得再前卫,再艺术,也只能被列入工艺品的范围,就好比孙悟空摆脱不掉的“紧箍咒”,多年来一直困扰和限制着现代陶艺的发展。做陶人也时常以“出生卑微”而自卑。在这里我无意抵毁工艺艺术,只是陶艺作为国际性的艺术语言,不应限定于工艺美术的范围中,而应该属于更宽泛的领域内。由于现代陶艺的“卑微”出生,多年来也没有能够一个适当的名分来为自己办一个像样的、在艺术圈内有影响的展览。随着陶瓷艺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陶瓷作为纯艺术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闻名世界的瓷都。"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集聚于此,迸发智慧,挥洒汗水,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陶瓷艺术奇迹。李贵镇、夏瑛、徐靖就是景德镇20万从事瓷器制作群体中的杰出人物。在景德镇昌江大道市残联的大楼外墙上,一块牌子格外引人注目——"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的主人叫李贵镇,1964年生人。  相似文献   
10.
早就听说过富平陶艺村,却一直未能成行。入秋的一场雨,天空如洗,湛蓝清透,清爽而干净,这样的好天气可不能虚度,于是请上见多识广的老友一起去富平看看他曾多次津津乐道的陶艺旅游第一村。从西安驱车出发,路上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陶艺村。富平陶艺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