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39篇
工业经济   330篇
计划管理   1742篇
经济学   322篇
综合类   297篇
运输经济   93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031篇
农业经济   180篇
经济概况   1159篇
信息产业经济   78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语堂的小说表现出中西文化融会的特征,而文化致用性无疑是林语堂对中西文化进行抉择,确立其文化理想的一个支点。林语堂小说对生存状况的关注,对生活、人生的享受,对个体快乐和幸福的张扬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四方面构成林语堂中西文化致用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在幼小的时候,不论成长环境多么恶劣,凭借天生的免疫力和天赋的生命力,总是充满活力,不知疲倦,无所顾忌,期望早日长大成人,成就一番事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却越来越感到抵御疾病的耐受力在减弱,体力精力在下降,近忧远虑在增多,雄心大志也在随之磨灭,最终在平庸中了此一生。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3.
周俊十 《活力》2005,(2):112-112
“疯子”徐渭和“野人”保罗·高更,这是中外艺术史上两位极“出格”的巨匠。以他们各自的成就,都已跻身顶尖大师之列。而他们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性格特点、人生命运等方面的奇特表现,令后世艺林每每提及,禁不住嘘唏感慨。凝结在他们身上的荣辱毁誉真是难以说清。笔者试论他们,是为了弘扬他们的艺术;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做人态度,那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相似文献   
4.
于晓红  王长福  韩旭 《活力》2005,(3):29-31
不认识王宝江的人都会为他所取得的那些成绩所感叹,但真正了解王宝江的人无不被他那超常思维、挑战极限、执著进取劲头所折服。  相似文献   
5.
钟锦是我的老朋友,他的笔名是钟,所以见面称呼至今还是钟、钟的  相似文献   
6.
7.
冷战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湮灭后,人类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认同危机。美国也难逃此劫。性别、民族、种族等群体认同,分权主义者对州权的认同,知识界与政界的精英们对全球化与超国家的向往都危及到美国人的国家认同。认同政治的兴起对美国国家认同的关键部分———文化与政治信条构成了挑战。这不仅是国家权力衰落的体现,也说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对一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国如何因应具体国情在制度设计上接受“认同政治”的挑战,培育出理性的、参与的、团结的公民,这在一定意义上将会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8,(1):42-42
在某种程度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职业是人生里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某些时段就是人生的主旋律.你的职业做得愉快不愉快、开心不开心,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活品质。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是否有必要改变职业.什么时候来做这个决定,是否要结婚生子.做了妈妈是否能够重新规划职业?这些人生的转折是否能够给生命注入新的元素.让生活更加丰盈饱满并最终能在职场上取得成功.这是女性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小说?小说就是作者通过一定的人物、社会背景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一个主体或主旨.很多人读小说,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小说与作者的关系.作者的人生阅历也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还有,一般情况下,曾经自己的人生经历有过巨大挫折的作家更倾向于文学创作.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作者在文章中通过自己的观点来谈这一现象.该文以外国小说为例,来向大家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现象,使大家的文学鉴赏水平得到更深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授、诗人、董事长,所窃之书决定了我们这几个人的不同人生许多杰出人士惯常用一本有价值的书来激励自己,解释成就,那当然是睿智的选择。但对我等凡夫俗子来说,在无法选择的时代,任何书都是一种机缘,常常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影响人生。我的命运就是由几本没有什么价值的书定了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