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32篇
经济学   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各大矿区巷道支护实践,提出"锚注"支护方式来进行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该"锚注"支护方式在河南某矿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锚注"可以有效对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围岩进行控制,在该支护方式下的围岩变形仅为原"锚网喷"支护方式下的1/10~1/8。  相似文献   
2.
地应力场是岩体力学和地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在岩石工程中,地应力场直接关系到工程区域以及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性。分析了天然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和常用的原位地应力测量方法,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在高压水反复作用下的高压洞段,通过高压渗透试验的方法,结合天荒坪、回龙抽水蓄能电站高压渗透试验,介绍了高压渗透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在高压水作用下岩体的渗透性、临界压力、地应力、围岩的稳定、岩体的劈裂压力等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应力函数法研究蠕变地层中套管载荷的分布规律。将套管看成弹性体,把地层看成无穷大的粘弹性体,根据开尔文模型平面应变的本构方程,极坐标形式的平衡方程、变形协调方程及几何方程,采用应力函数法,解出了均匀地应力条件下蠕变地层套管载荷的解析解。为寻求非均匀地应力条件下蠕变地层套管载荷的解析解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测地应力资料,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flac3d程序求解,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将计算地应力值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将边界条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训练神经网络,获得了区域初始地应力场.  相似文献   
6.
鲁坝隧道属于高地应力软岩,在施工中发生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结合软岩的岩性分析情况,采用科研引导、稳扎稳打的方针,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探索、研究出了控制软岩大变形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5):156-159
文章以云南省高黎贡山隧道为工程实际,应用空心包体应变计对高黎贡山隧道原岩应力进行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变片应变值在应力解除深度并不深时,应变值呈缓慢增加趋势;随着解除深度的不断增加,应变值迅速增大,最终趋于稳定。通过对高黎贡山隧道原岩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在高地应力隧道中,随着深度的增大,原岩应力值也不断增大,当解除深度达到一定值时,原岩应力值将趋于稳定。结论:空心包体应变计能够较准确对高地应力隧道中对原岩应力进行测试,能够在今后类似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恒兴煤业有限公司2、3号煤层近距离开采,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不明确等问题,采用套心应力解除法对3号煤层顶板地应力进行了测量,得到二采区3号煤层原始地应力场分布状态,并分析研究了地应力分布规律对巷道掘进开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地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量值较小,最大主应力为最大水平主应力,量值平均为3.88MPa,方位角平均为129°;虽然最大水平主应力与主要巷道夹角22°~65°,由于地应力绝对值较小,其对巷道稳定性影响不大;地应力测量为3号煤层巷道布置和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套管变形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APDL编制有限元优化模块反演套变围岩力学参数,即可确定套变地层缺失的力学参数,又克服目前套管变形分析多是基于弹性模型,不能进行塑性变形分析的问题。同时在岩石力学参数反演程序中引入莫尔―库伦破坏准则,确定岩层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间的关系,使反演解具有唯一性。该方法为套变围岩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新方法,并较传统反演方法更为简捷高效。  相似文献   
10.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油层岩石地应力的大小和方位决定了压裂裂缝的形态,对油田开发井网部署、工艺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老油田加密井的岩芯实验,对重复压裂地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水力压裂再造梳妆打扮裂缝,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