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近十余年来,中外地质学家对我国河北西北部的汉诺坝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种类繁多的上地幔岩石捕虏体,发表了不少专著和论文,但有关麻粒岩捕虏体的报导,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本文作者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汉诺坝玄武岩中发现了五类八种麻粒岩捕虏体,其中包括石榴辉石麻粒岩、斜长石榴辉石麻粒岩、斜长单辉麻粒岩、斜长二辉麻粒岩、石榴钾长石英麻粒岩、石榴斜长石英麻粒岩、辉石二长麻粒岩、辉石钾长麻粒岩。初步研究表明这些麻粒岩大部分是在下地壳环境下形成的,它们具有麻粒岩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但又不完全类同于古老高级变质地体中的麻粒岩。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在混凝土中添加玄武岩纤维,制成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对不同水灰比、不同玄武岩纤维含量的10种常用配合比混凝土,开展了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抗弯拉强度试验、断裂能试验和耐磨性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4kg/m3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增加4%~13%,断裂能增加23%~138%,磨耗值降低2%~18%,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4%~18%。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季冻性气候对玄武岩路基的不利影响,以赤峰市某高速公路为例,研究玄武岩碎石路基的疲劳损伤特性.依据莫尔库仑准则及CT检测技术原理,对赤峰市玄武岩样品进行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和微波照射试验,并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玄武岩试样的孔隙率、应力应变以及不同含水率下的玄武岩试样内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内部存在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混凝土微裂纹的产生、纤维在混凝土塑性收缩和硬化过程中的阻裂机理以及基体与纤维间的界面力学传递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性能的增强机理。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玄武岩纤维可以有效阻止混凝土微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强度。研究结果可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玄武岩纤维贫混凝土的抗压、抗折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不同掺量对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首次在贫混凝土基层中提出玄武岩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和最佳掺量:合理掺量范围是3-6kg/m3,最佳掺量是4.8 kg/m3。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提高玄武岩纤维表面对沥青的吸附力,将玄武岩纤维表面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使纤维表面与偶联剂之间形成si一0一si键的同时形成一层亲有机薄膜,使其与沥青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并对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玄武岩短切纤维,能使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流值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性能,在沥青路面中的优越性及其在沥青路面中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沥青路面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现有沥青材料进行改性优化。选用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作为改性剂对沥青材料进行复合改性,依据孔隙率、阻尼比、矿料间隙率、吸声系数、流值变形量、马歇尔稳定度、沥青饱和度7个参数确定复合改性沥青材料的配比,制备出硅藻土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分别对硅藻土单掺杂沥青材料、玄武岩纤维单掺杂沥青材料和硅藻土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材料进行了力学特性试验,分析其物理性能,并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减振降噪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掺杂最佳配比:油石质量比为5.5%,玄武岩纤维掺杂比为0.3%,硅藻土掺杂比为7.5%。复合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优于普通沥青材料,与其相比,最优配比下的新型复合材料吸声系数峰值高出38.89%,吸声系数均值高出30.30%。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并且具有显著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研究结果可为同质路面材料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聚物具有快硬早强、耐久性好等优点,是土体改良的理想固化剂,但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可期工程性能却受控于其合理材料配比设计。以偏高岭土为前驱体、生石灰和硅酸钠为碱激发材料制备地聚物材料,开展不同材料配比下的地聚物改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探讨地聚物理想材料配比设计,分析地聚物改良土体的最优掺量,明确玄武岩纤维掺量与长度对地聚物改良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综合评价地聚物、纤维对土体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力学性能随地聚物掺量、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变化,当偏高岭土与碱激发剂掺比为2:1、碱激发剂中硅酸钠与生石灰掺比为1:0.8、地聚物在土中总掺比为15%、玄武岩纤维掺量和长度分别为0.4%和12mm时,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力学改良效果最为理想;固化效果对比试验则表明,纤维地聚物改良土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均优于普通水泥土、石灰土和纯黏土。研究成果可为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