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综合类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京市居民居住方式及居住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居住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状态受到当代社会科技快速更新、经济全面发展以及信息化广泛拓展等要素的影响,在多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满足核心家庭需要的小户型、偏好北部的方位选择以及居住环境中网络条件重要性趋势的增强等.由于居住的传统稳定属性,当前居民居住状态仍然处于缓慢的变动状态,而受到时代外在因素尤其是信息化因素的作用,城市居民居住状况长期的发展趋势可能表现为对网络和信息条件的更加注重以及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进一步分离.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先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规模效应提升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路径作了内在的机理分析,并测度出湖南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值,结合6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标做了通径分析。计量结果显示,湖南文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文化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湖南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另外,文化产业的资本投入的增加、对社会的就业贡献率提高和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也是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蔡曼姝 《价值工程》2011,30(23):295-296
伴随城市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住区环境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城市生态住区建设成为城市住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根据建立的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典型生态社区进行生态满意度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探索成都市城市生态社区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属老年型国家,且未来50年的老龄化趋势将愈加严重,解决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老龄居住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借鉴国外解决老龄居住问题的措施,在居家养老的居住模式下,本着普通住宅老龄化的设计理念,探讨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住宅套型、住宅室内环境、住宅公共设施和室内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提出对已有住宅增加电梯的可行性改造方案;总结出在普通住宅设计中应为老年人考虑之处。为老年人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5.
B1区块上部盐城组浅灰色、白色软泥岩易造浆缩径,阜宁组、泰州组深灰色泥岩易垮塌,而且水网比较密集,环保压力大。所以,在该区块选用了复合金属离子复配小阳离子环境无害化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抑制性强、润滑防塌效果好,其主聚合物的一次回收率达88.4%,防塌剂的页岩回收率达18.42%,高温高压膨胀率也较低。利于保护油气层且环境无害化,所测表皮系数在-1.2~-3.5之间,满足钻井工程的需要,施工中末出现任何复杂等问题,钻井及完井作业顺利。  相似文献   
6.
孙龙  雷弢 《城市问题》2007,(2):56-59
基于2006年完成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当前北京城区居民的邻里关系在总体上呈现表面化和浅层次的特点;邻里之间日常互动的频率相对比较低,而拥有住房产权和不拥有住房产权的居民之间、北京出生和外地出生的居民之间、楼房和平房居民之间在邻里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尽管北京城四区居民的居住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邻里之间仍然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守望相助这一日常的社会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cyborg reading of the process of informal settlement by internal and postcolonial immigrants in Lisbon's periphery from the 1970s to the present. Cyborg does not stand for a neo‐organicist or cyberne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ormal city but rather for the conjunction of the multiple enactments of city life under conditions of urban informality—in this case the fourfold combination of history/migration; architecture/low‐fi technologies; inhabitation/body/memory; and governmentality/urban capital. The 40‐year event of settlement and inhabitation is presented through an ethnographic micro‐history of one neighbourhood in particular, with a strong focus on slum dwellers' life stories, on the details of the artefact‐machines they have built, their informal dwellings, and on their soci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of place. Responding to recent calls for multidisciplinary ethnographies of informality, the article brings the specificity of Lisbon's informal settlements—their growth based in postcolonial rather than rural migrations—into current debates on informal urbanisms and geographies of sociotechnical urban assemblages.  相似文献   
8.
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个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苏州市F社区为个案,研究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中的三大问题:空间、网络以及参与。在阐明社区空间、网络以及参与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塑造社区空间、如何拓展社区人际网络以及如何推动社区公众参与等,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敏  慈鸿飞 《中国农史》2006,25(3):76-85
城居地主问题是目前近代经济史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本文以近代江南地区城居地主为研究对象,力求客观地探讨了城居地主对农村经济所作出的投资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论主要蕴涵着四个本质规定:"解蔽","挑战"的展现方式,超然的世界建构;"促逼",蛮横的"持存"劫掠,遮蔽的存在本性;"座架","促逼"着的"摆置"要求,羁绊着的现代技术;"诗意的栖居",逃脱"座架"的"思",冲腾"拯救力量"的"本真".其技术本质思想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更多地为我们趋利避害地发展技术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