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2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54篇 |
工业经济 | 24篇 |
计划管理 | 132篇 |
经济学 | 153篇 |
综合类 | 223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93篇 |
农业经济 | 65篇 |
经济概况 | 1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臣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3):52-55
文章介绍了LPAC项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实现现状,并就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具体分析。肯定了LPAC项目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熊劼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9):64-67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货币市场不发达等因素,制约了利率传导机制、资产价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在回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并通过实证检验,揭示出目前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存在产业间差异的假定下,建立引入产业因素的银行贷款决定模型,考察产业因素影响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的内在机制,并运用2007年到2010年14家上市银行和5组产业数据展开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从贷款需求角度看,各个产业的产出对产业贷款的影响效应存在产业间差异;从贷款供给角度看,人民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产业贷款的影响效应也存在产业间差异。也就是说,产业因素确实影响到人民银行调控各个特定产业贷款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corruption affects the loan portfolio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MFIs). We employ robust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n a sample of 507 MFIs across 63 countries from 2005 to 2018. Our results show that corrup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loan portfolio. However, in semiparametric analysis, we find that lower-level corruption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the loan portfolio while higher-level corruption is detrimental. The results imply that it is not just corruption that matters as far as its effect on MFIs' loan portfolio is concerned; what matters is the degree of corruption. In further analyses, we find that corruption reduces both the number of active borrowers and average loan per borrower indicating that corruption reduces both coverage and amount of credit exten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corruption on the loan portfolio is gender-sensitive. Corruption facilitates an increase in loans to female borrower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variable measurements and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two-stage least square. 相似文献
5.
刘立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本文在介绍开展教育助学贷款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就商业银行拓展教育助学贷款活动中的经营策略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柯春梅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4):21-25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高的问题,引入期权的博弈分析方法,设计一种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模式,这种还款模式可以看作有着延展期限的敲出期权,通过借贷双方博弈分析得出结论:借款者通过付费延长贷款的生命期,选择违约边界;贷款者通过调整利率影响借款者的选择,使贷款合同保持激励作用。这种利用期权的博弈分析方法管理国家助学贷款可以有效避免借款者违约,减少银行的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担保问题之法律分析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朝斌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4):24-30
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担保问题禁而不止,甚至一再蔓延。它不仅严重危害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和正常经营,而且,交叉盘回的担保链、担保圈更是将这种风险成倍放大,从而加剧了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过度担保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把握问题的实质,高度警惕业已出现的问题,同时采取积极稳妥、标本兼治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玉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稳定并拓展优质客户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是商业银行立足之本。商业银行在拓展对公优质客户的同时,还必须拓展对私优质客户,拓展对私优质客户的关键是拓展优质个贷客户。 相似文献
9.
林春树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7-14
创新高校贷款风险评估与预警模型,共筑财务系统防火墙。通过深入剖析高校债务风险凸显成因、影响路径及其特殊性,探索建立一套系统性强、涵盖面广、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模型。并实证研究分析福建省A高校实施新校区项目所面临贷款规模、风险评估等问题,切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高校和银行共同防范债务风险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形成防范债务风险合力,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权制度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的改革进行了二十几年,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却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阐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之所以仍然不断涌现,是由于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控制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彻底的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以便从根本上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