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拓展农村旅游消费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验休闲旅游需求的重要途径.自2009年底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广东等地来武汉旅游的游客激增,使武汉旅游市场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了游客量“进”大于“出”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正从以观光旅游为主,逐步转向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共同发展的多样化格局。论文通过对台湾休闲旅游发展的借鉴,为厦门鼓浪屿风景区推进休闲旅游、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提出大力发展自行车休闲游、完善游客中心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发岛上特色休闲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顾冰 《东方企业家》2011,(11):68-69
艳阳集团董事长夏建文自诩为自己是“非著名企业家”,由于其讲话大声.更是将其演讲风格归纳为“咆哮体”,当然这也可理解为其对旧有商业规则的“咆哮”。 夏建文从事的主产业是连锁度假,1996年中国首次提出休闲游的概念之后。在1999年夏建文就进入了休闲度假游的市场。从当初身怀17.8万元修建第一个太仓艳阳农庄至今,夏建文在长三角地区已有八个自营自建的度假基地,十六家分子公司,资产达十多亿。  相似文献   
4.
节假日调整与发展短线休闲旅游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随着节假日制度的调整,中国的国内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短线休闲游成为旅游业的主打产品。本文从短线休闲游的提出、发展短线休闲游的优势和必要性以及发展短线休闲游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广袤而富有活力的东北大地,雄奇秀美的白山黑水之间,日前唱响了山西好声音:6月23-30日,山西省旅游局在东北三省成功举办了"晋善晋美·美丽山西休闲游"推介会,倾情宣传推广了山西的大美风光与厚重文化,传播了友好情怀与紧密合作的正能量,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6.
胡柳 《当代经济》2007,(8):82-83
文章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者乡村休闲游时所接触的情景,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休闲游体验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体验自然为特色的森林休闲旅游业异军突起。浙江省绍兴市抓住良机,将发展森林休闲旅游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加以大力发展,推进绍兴市森林休闲旅游业不断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素有"鲁南果乡"美誉的山东省枣庄市水泉镇以11万亩林果基地为依托,将"农旅互促"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休闲游的重头戏,打造自助采摘、"樱花岸边"、"桃园润品"等农业观光亮点,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走进果乡领略田园风光,体验收获的乐趣,同时使农民不出果园就售出了果品。  相似文献   
9.
联众集团迎合了城里人向往自然、回归田园的需求.在上海.杭州附近选取了风景宜人、交通便利的农村.在农民的宅蔡地上建休闲度假村,然后租给城里人。这种“城仙居”模式是想让城里人过上神仙般逍遥自在的生活.也正是这种梦想.促使乡村休闲游成为一大热门。  相似文献   
10.
陆邵明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2):127-129,132
本文通过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制约整合长三角河道湖泊资源发展水上休闲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诊断,并借鉴英国案例的成功经验,探索区域水上休闲旅游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与策略;论文阐述了以"廊道"叙事模式来连接现有水上旅游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景点;并以长三角核心区域为例提出相应的措施,为长三角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水上休闲产业发展建设提供明确的运作策略。这将对长三角区域水上休闲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遗产的深度保护性开发、历史场所的文化认同建构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对于当今我国其他区域的水上休闲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