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财政金融   3532篇
工业经济   436篇
计划管理   4293篇
经济学   2964篇
综合类   1383篇
运输经济   7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745篇
农业经济   2375篇
经济概况   388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4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718篇
  2014年   1573篇
  2013年   1661篇
  2012年   1914篇
  2011年   2244篇
  2010年   2192篇
  2009年   2289篇
  2008年   1703篇
  2007年   1210篇
  2006年   1023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781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武汉地区的部分农民工进行了调查,以此为数据依托,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的购买意愿受到哪些基本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工中,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受到家庭因素,个人情感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且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为此,提出注重在农民工中宣传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性,为他们解答关于医保的困惑:以农民工群体为导向,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3.
刘金凤  魏后凯 《财贸经济》2021,42(2):134-148
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以提升质量为特征的减速阶段,农民工有序完成迁移第二个过程,即在城市定居下来,这是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快速上涨的城市房价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首先构建中国城乡人口迁移两个过程的理论模型,分析城市住房价格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其次将2012-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288个城市数据匹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高房价显著降低了农民工的定居意愿,而定居意愿下降将会阻滞城镇化的进程.机制检验发现,城市高房价主要通过提高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预期购房成本进而降低其定居意愿.此外,本文还进行了个体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检验.个体异质性检验发现,城市高房价对第二代、低受教育水平和本地无房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大,对更高收入水平、更大发展空间以及可获得公共服务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小;城市异质性检验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高房价对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的负向作用逐渐增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抑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提高农民工收入和福利水平、提供更为平等的公共服务,以及解决好进城农民工"三权"有偿退出问题,可以增强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代表着政府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虽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河南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略有差异,因此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的不足之处,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城镇化,而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就业生存状况、享受的待遇状况等都将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让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待遇,提高其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详细分析影响农民工就业稳定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对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退休意愿进行考察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利用CHARLS 2013年全国追踪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别从家庭因素和财务因素角度对我国中老年群体个体的退休意愿及配偶间退休决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从家庭因素角度看,独生子女父母的退休意愿最为强烈且其更多地承担了照顾孙辈的责任,但现有证据不足以表明后者是造成前者的主要原因;(2)从财务因素角度看,不同保障程度的养老保险对个体退休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包括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补充型养老保险在内的高保障养老保险会显著促进个体的退休意愿,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等低保障养老保险则没有这种影响;(3)家庭内配偶间退休决策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夫妻退休决策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表现为闲暇的互补性,而配偶高保障养老金的“溢出效应”可以为这种现象提供解释。  相似文献   
7.
春节将至,在城里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都要回家过年。过年需要用钱,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农民工总要给孩子们送点礼物,以示对后代的关心;给老人些“押岁钱”,以表对长辈的孝敬。重庆云阳县的熊德明夫妇是幸运的,不期而至的温家宝总理帮他们讨回了被拖欠了一年的2240元工钱;在北京等城市务工的农民值得庆幸,因为北京等城市作出承诺,一定要在春节前将拖欠的工资发还到农民工手中。而对那些工资仍可能被拖欠的农民工来说,目前他们最缺的是早就应该付给他们的血汗钱。  相似文献   
8.
新望 《中国改革》2003,(12):1-1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当前的中国社会业已出现“社会断裂”。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职工、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在这个断层之间,我们最为担心的就是那些被城市化浪潮所吸收但又被歧视和排斥的人们:他们是失地农民,是进城打工者。当一个人两边都够得着,但两边都不落实的时候,那,也是最“悬”的时候。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他们是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甚至,他们已经不是小小的一群,他们的总数已超过城市正式职工。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们苟且在城市屋檐下。他们随时会从我们身边走过,但我们很少注意…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