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收入代际转移动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代际转移,即收入在家庭内不同代成员之间的转移,是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它主要包括父母在世时对子女经济上的支持以及父母去世后留给子女的遗产。收入代际转移不但会改变父母和子女的消费支出和储蓄行为,而且会对政府的税收及转移支付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收入代际转移的研究系当前西方经济学中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对收入代际转移的动机的研究则又处于研究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7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两条信息颇引人注目: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副省级待遇,降为科员,收缴其违纪所得: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一个“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大,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就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4.
凡事不破不立。要做好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除了正面的宣传教育外,还必须走出12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唯有如此,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包括:科学主义、利己主义和戡天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6.
张悦 《商》2014,(47):120-120
毕巧林是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的主要人物。他不仅是自然人,同时也具有封建主义教条的一系列恶习。他是个天资聪颖,有教养而且有阅历的年轻人,他有很大的成功机会,但是最终却什么都没得到,因此苦闷彷徨。毕巧林的悲剧因素在于什么呢?数千个读者有千种推论,但永远不会是唯一的,可以回避的。甚至在今天关于毕巧林的讨论还在不断地继续。对于读者来说,掌握一定的关于主人公的悲剧因素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更好的对自己进行定位,做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7.
效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20世纪50年代,德鲁克批判继承了功利主义的思想,提出了综合效率观,主张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耿建萍  鱼儿 《新智慧》2007,(1):71-71
经济学是经邦济世的学问,说白了也就是选择学,经济学存在的三个条件是:一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二是资源存在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使社会提供的东西永远不能满足人们膨胀的需求,正如一个家庭不能满足每个人任何需求一样;三是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保护个人私有财产是经济生活赖以存在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10,26(11):20-31
基于行为的目的—手段这一角度,可以更好地对人类行为中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进行区分。正是基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它不仅可以将利他和利己统一起来,而且有助于理解社会秩序的扩展。一般地,需求层次越高、社会性越强,个体的通感能力越强,移情效应就越显著,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就越能关注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更倾向于遵循"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相似文献   
10.
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结合多种理论模型对农民工的汇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农民工向老家汇款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及其家人的经济福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在城市工作环境的影响.与西方学者提出的共同保险理论不同,在中国,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会显著降低农民工汇款的可能性和数额.中国特殊的家庭传统是导致农民工大规模汇款的主要原因.为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有助于增加他们的汇款数额,从而提高农村家庭的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