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8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35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确定论点、写作手法、论文修改和投稿前的准备等方面,阐述了论文写作前后应掌握的方法和投稿前的注意事项,认为这些是使论文得以发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照应是语篇衔接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英汉科技语篇翻译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称照应在英语的科技语篇中体现出不同于其他语篇类型的特点.如何解读照应词是翻译过程的关键.译者应该运用汉语偏爱的衔接手段取得与原文异曲同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现代篇章分析理论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分析解释入手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技巧,并且对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对语篇组织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础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读,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词汇学习语法。从而达到有产的阅读,提高其阅读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醍 《活力》2005,(4):170-170
一、从照应、成分从缺、语境看篇章的语义连贯1.照应 照应,是指用某个词语来对上文出现的照应对象相呼应,从而使篇章中各句联系起来。即当某一地点、处所在篇章的某一处再次出现时,篇章的构建者可以采用某种词语。在处所词运用当中主要采用方位词或代词指示照应上文出现的地点、处所。  相似文献   
6.
张森 《活力》2007,(11):62-62
河南豫剧有“四大流派”之说,按地域划分,可分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和沙河调。从整个调式旋律的共性来看,豫东调和豫西调占主导地位,祥符、沙河为派生,豫东调和豫西调从本质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流派之说源于何时,更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总之,四大流派都没有离开豫剧的四大板式以及共性旋律为载体的声腔面貌,这种分派的说法也不过来自于新中国建国前后。  相似文献   
7.
郑遨 《现代企业》2015,(2):67-69
任何文体的写作,任何人写文章都想要自己的作品成为上乘之作,在现实社会中产生极高的社会影响,那么就必须重视写作中结构这一要素的重要作用。一、结构的任务和意义"结构"一词,借用于建筑学。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指的是文章作品的组织构造,是内容上的分布与组合,即通常所说的"谋篇与布局",结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文章"言之有序"。具体地说:结构就是研究文章怎样开头,怎样安排主体,怎样进行结尾,全篇文章,作品分作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大致怎样进一步划  相似文献   
8.
孙旭坤  韩倩 《魅力中国》2014,(25):259-259
复合动词词义表达丰富,在国内大学二年级开始复合动词的学习量日益增加,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成为了日语初学者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v1+v2」型动词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日语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关系的研究,起到对日语初学者学习日语时的一个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轼前后《赤壁赋》在艺术上有很多共同特点。形象的离散与整合,是二赋共同的构思特点;景、情、理挂寄于叙事之中,是二赋结构上的共同模式;体物之工,是二赋写景的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调整和筹资模式的改变对全国义务教育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的影响.与改革前相比,全国小学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略有缩小,而初中则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前者主要是体制调整和筹资模式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主要是体制调整后占较大比重的生均预算内人员支出分布更加不均等引起的,有选择性的"一费制"也是扩大义务教育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