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3119篇
工业经济   1305篇
计划管理   5744篇
经济学   3149篇
综合类   1477篇
运输经济   300篇
旅游经济   253篇
贸易经济   4148篇
农业经济   1608篇
经济概况   726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3篇
邮电经济   8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2025篇
  2013年   1872篇
  2012年   2210篇
  2011年   2629篇
  2010年   2384篇
  2009年   2497篇
  2008年   2940篇
  2007年   2305篇
  2006年   2129篇
  2005年   1912篇
  2004年   779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结构特征与实践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晋祎 《改革与战略》2021,37(10):40-4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逐步从价值目标转变为实践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推进共同富裕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从历史逻辑来讲,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具备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等条件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从内涵结构来讲,受益群体、基本内容、实现动力、推进过程等构成了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的四个维度.从实践路向来讲,需要重点考虑三点: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支撑促进各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为共同富裕提供全要素循环支撑;二是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全方位民心支持;三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分配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全链条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3.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流域中游右岸,黑河区域是我国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隋唐时期,蒙兀室韦人曾生活在今黑河区域内的公别拉河流域,黑河市林业局卡伦山林场施业区的大小老羌城是他们的聚居地,蒙兀室韦人后经迁徙融合形成了蒙古族。  相似文献   
4.
5.
6.
7.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提炼,是面对国际两大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经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共同享有的社会发展过程。这一思想,正在为国内外广大学者所接受,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联合国曾多次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决议,充分说明了中国话语体系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着哲学体系的本体论、认识论、矛盾论哲学构建,有着深层的哲学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的共建、共有、共享创造了认识论上的理论基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诉求体现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饮水思源,睹物思人。中关村有它的历史,有它的足迹。而《中关村》杂志记载了它的发展历史,卫汉青同志则成了中关村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卫汉青和我一样,是中关村的老村民了。《中关村》杂志是我非常关心的杂志。《中关村》杂志是一本很不错的刊物,它的内容显出一份持重,和卫汉青的风格有关吧,宽容和友好。我对《中关村》杂志的感情,归根结底是对中关村试验区的感情。联想起源于中关村,发展于中关村,生根于中关村。  相似文献   
9.
10.
文明  乌兰 《北方经济》2021,(8):9-12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牧区现代化试点工作正在内蒙古4个牧业旗有效推进,初步形成了"芒来模式""七村一体化模式"等多种模式.然而,这些模式是否成为牧区现代化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中需处理好草牧场保护与利用、发展畜牧业与发挥相对优势、资金投入使用与后续推进、完成短期任务与实现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对持续推进牧区现代化,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突出牧民主体地位,要以理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为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