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软硬变化区的划分是进行遥感变化检测技术识别农作物的基础。为解决人工判读方法中存在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以及自动判别和交互式判别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适用性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剖线梯度变化(Profile based Gradient Change Magnitude,PGCM)进行软硬变化区划分的方法。[方法]该研究选择破碎农业景观种植区域为研究区,计算拔节期Quick Bird影像和播种期模拟影像两个时相的变化强度,从作物地块内部向外绘制剖线,利用剖线强度的梯度变化确定硬变化区(Hard change region,HCR)、软变化区(Soft change region,SCR)和未变化区(Non change region,NCR)3者间的划分阈值。[结果]从识别结果来看,PGCM能够有效在地块边界处探测到软变化像元,进而确定HCR、SCR。像元分辨率在5~60 m不同尺度下,识别HCR区混入比例为11%~16%,混入比例随着分辨率下降而降低;NCR区混入比例为3%~4%,受分辨率尺度影响不大;SCR区识别比例为74%~86%,识别精度较高,识别结果与冬小麦空间分布结果保持一致。[结论]PGCM方法能够自动、便捷地确定阈值,摆脱人工判定的主观性,有效地划分出HCR、SCR和NCR 3个区域,为进一步HCR、SCR区内的作物识别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遥感变化检测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以临港经济区三个年度时相的无人机遥感影像作为数据基础,采用基于差值计算的变化检测方法分析计算临港经济区近几年围海造陆土地动态变化情况,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变化信息提取存在的问题是自动化和定量化水平不高 ,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信息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 ,将这一复杂过程分解为变化位置发现、变化区域提取、变化类型确认以及变化信息表示四个步骤 ,构建了技术流程 ,并对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文章的技术方法能有效提高变化信息提取的自动化、定量化和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变化检测是研究自动实现目标变化信息提取的方法。为适应不同时期遥感影像成像环境和灰度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最小错分概率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对待检测的遥感影像利用差影法提取出差值影像,利用最小错分概率的计算方式计算变化阈值,提取出重要的变化区域,最后采用去噪扫描和形态学的方式剔除噪声带来的虚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化检测算法稳健、实时性强,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彤 《经济研究导刊》2014,(33):294-295
变化信息检测是目前遥感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尚未发现一种通用的变化检测方法。见诸文献中众多的变化检测方法,其实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光谱直接比较法和分类后比较法。在ENVI环境下,采用光谱直接比较法和分类后比较法对大连市普兰店湾及普兰店湾渤海入海口地区的TM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边缘检测方法、水体信息提取法对于快速发现变化区域是有效的,而分类后比较法在提供详细的变化信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为矿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攀枝花盐边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通过混合水体指数模型(CIWI),波段运算,应用铁矿指数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根据不同相位图像的结果,通过对研究区水污染、矿区和植被的分析,从2004年到2010年,研究区水污染变化不明显,矿区面积明显增加,林地面积增加,为矿区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是资源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及时的变化信息为人类资源环境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快速、覆盖范围广、多光谱、周期性等特点,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现存在很多遥感变化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因此需结合实际需要,选取较为适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遥感变化检测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遥感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提取,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播种面积信息,对于制定国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变化检测方法特点出发,从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和软检测方法 (SCD)等2个方面入手,以近几十年国内外重要成果为基础,首先,总述了各自的应用领域;接着分别对HCD和SCD各自的方法分类,方法特点、方法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认为: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侧重于硬变化区域的信息提取,其排他性的二值结果 (0,1)对于中、低分辨率影像,尤其是在作物破碎种植区的识别结果误差较大;而软变化检测方法 (SCD),在混合变化像元区和过渡变化像元区表达出更加丰富的信息,但由于光谱的不稳定性因素,带来类内光谱不稳定性,导致硬变化区域(完全发生变化的区域)的识别造成误差。文章最后结合时空尺度上土地覆盖变化的真实情况,将软、硬相结合的变化检测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它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影响全球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迫切期望能快速、客观、准确地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因为它可以间接影响全球环境的变化。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实时性、周期性及综合性等特点,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及时掌握变化信息,它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重大经济规划与政策制订。  相似文献   
10.
万&emsp    李&emsp    应&emsp   《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72-77
研究目的:针对地籍时空数据库中不同时期的宗地数据无法判断其变化类型的问题,探索研究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出不同时期宗地发生的变化信息并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方法:对地籍时空数据库中的宗地数据采用增量信息提取算法提取出不同时期宗地数据之间的增量信息,并通过模式识别分析出其各种变化类型;通过ArcGIS二次开发设计一个变化检测系统,自动完成其检测过程。研究结果:通过该变化检测系统检测出的两个时期之间的宗地变化信息准确无误。研究结论:通过ArcGIS二次开发地籍数据库变化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提取宗地数据的变化数据,通过分析宗地的变化信息并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对地理国情监测与土地利用决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