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03篇
工业经济   145篇
计划管理   691篇
经济学   337篇
综合类   352篇
运输经济   24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653篇
农业经济   112篇
经济概况   53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据新华网报道,河北省威县是个“普九达标县”,按照达标要求,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应超过3%。但事实是,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千来人,三年里流失6千多名学生。而更令人沉重的是,威县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它不过是记者随意调查的一个县,也许比它的辍学情况严重、更触目惊心的县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学生活的淬炼,毕业生在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都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初涉人世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从择业认知、就业心理两个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分析其成因,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夏目漱石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有的选用第三人称的全聚焦式,有的采用第一人称的限制内聚焦式,而较少使用不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外聚焦式。文章拟以《三四郎》和《心》为例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06,(11):42-43
从传统经济学角度考虑,企业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体,企业也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因此,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几十年前就不遗余力地宣扬“唯一责任”理论——“企业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即利用其资源从事专门增加利润的活动”。他认为慈善捐助等活动只能是股东或职员个人的事,决非企业家所应承担。企业家的慈善行为与企业经济目标的关系是相互排斥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通信》2005,(18):69-69
北京路和兴公司近期推出古河电工新一代高性能S177纤芯对准熔接机。此熔接机采用Windows图形操作界面,多窗口显示,具有抓图和存储熔接图片功能;双电源供电系统,内置锂电,即充即用;具有光纤几何尺寸检查功能(切割角度、模场直径、内外径、偏心度、不圆度等);古河S177光纤熔接机的革命性创新是FTTH、LAN、长途干线熔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发展与两大经济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产业同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产业同构问题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以创新的手法通过系统论的眼光,运用系统层次论对产业同构问题进行分类,并通过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福建省的产业同构问题,并提出增强系统自组织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迟子建分别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语境下创作了乡土抒情小说.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他们的乡土抒情小说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情怀:鲁迅在对自在自足的乡村纯朴人伦关系的留恋描述中,深刻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文化及其对农民的精神禁锢和身心戕害;迟子建作品中那纯净的童年世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揭示着古老的乡村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冲突,表达她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对约定俗成生活的反叛.在叙事策略上,他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童年视角.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们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当成品质高尚的准则,但是这个准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它的错误就在于不懂得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你、我、他都是一样的。如果我奉行毫不利专门利人,要把利益给你享受;但是你也奉行同样的准则,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好把利益归第三者享受。如果他也奉行同样的准则,利益就只好出口。万一世界上的人统统都奉行这个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