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导:加拿大地质学家James Orman及其美国合作伙伴通过对约40年前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采集回来的月球标本进行分析,发现月球上存在几乎与已经探明地球地壳下蕴藏水量相等  相似文献   
2.
薛涛 《东北之窗》2013,(9):80-80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的"中国梦",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在我的许多梦中,铁人王进喜那一代共和国的石油人的石油梦,令我最激动。那一代石油人心中的梦是最伟大的中国梦。他们的梦,是要摘掉外国人给我们戴上的"中国贫油"这顶帽子。为了摘掉这顶帽子,冲在最前边的是广大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地质学家黄汲清和谢家荣亲自指挥、组织、实施这场石油梦的余秋里、康世恩、宋振明等领导人和战略指挥家。  相似文献   
3.
马丽芳 《中国报道》2010,(8):112-112
我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75年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名中国地质大学,编者加),后留校被分配在普通地质教研室,虽然与王鸿祯老师同属一个系,有段时间也曾与王老师住楼上楼下,但那时很少来往,接触也不多。在我们学生眼里.王老师是一位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4.
青海“魔鬼城”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大漠深处,是一片由土和沙形成的天然雕塑群,地质学家称其为雅丹地貌。这种地貌在我国新疆罗布泊附近、甘肃敦煌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较大面积分布,  相似文献   
5.
刘夙 《环球财经》2013,(6):102-105
地震之后在网上总能看到各种“民间地震预测学者”的“神预言”,针对此乱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科学的地震知识再做一次全民普及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未知的南方大陆。这块陆地的人居历史已有数万年,但从英国殖民地算起,到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只有200多年。在世界史中,澳失利亚是一个年青国家。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法摆脱热闹环境,也找不到长期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的可能。1974年秋天,古地质学家吉姆鲍勒,在澳大利亚威兰德拉湖区芒古湖边,发现了一处远古墓葬。在墓葬里,有一具男性骨架,这是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发现最古老的人类。于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雷尼尔·格努教授,利用科技新技术,对基地沉积物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这处墓葬的年代距今6.8—5万年前。出于对古人尊敬,这具古老的男人骨架,被澳大利亚命名为《芒古三世》。  相似文献   
7.
谷维 《中亚信息》2007,(4):42-42
2007年3月,位于哈萨克斯坦库尔恰托夫市的乌里巴氟矿(含氟萤石矿)联合公司精选厂正式投产。哈萨克斯坦以前一直没有发现氟矿,国内所需的氟矿原料都是从其它国家进口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关闭后,地质学家勘探了以  相似文献   
8.
《企业科协》2010,(2):7-8
“哥本啥根气候谈判之后,留给世界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人们再也不能继续通过简单地遵循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常用的、旧的模式来发展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前主席、原地矿部副部长、著名地质学家张宏仁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好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9.
他是我国古生物地层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上著名的古生物学与古地层学泰斗之一,被誉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的"活字典"。他带领中国地质学者不懈努力,把国际学界称为"大金钉子",作为全球唯一的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标准层型的地层剖面确定在中国。他桃李满天下,培养的学生英才辈出,共和国总理温家宝是他的学生。喜庆百岁诞辰时,总理专门给他写信祝贺。他就是潮人骄傲、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杨遵仪。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2,(28):90-91
半个世纪以前,青藏高原还只是偏远的代名词。比起山水如墨的江南或者鳞次栉比的上海,青藏高原这一片资源的处女地显得有些蛮荒而生硬。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质学家发现这片空气稀薄的土地下竟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于是行囊累累的开采部队开进高原,各行各业纷纷涌入高原探寻新的商机,开启了他们的掘金之旅。如今的青藏高原,已然成为中国西部发展里程碑上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只是如此孜孜不倦的挖掘与索取,青藏高原还能负担多久,当地经济链还能运转多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